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游两坝(30)

(2010-10-07 18:45:54)
标签:

河南

洛阳

三门峡

分类: 中南游记
又在青年旅馆休息一夜,四日大早去往黄河小浪底水利风景区,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靠太行王屋两山。小浪底水库的建成使黄河下游花园口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和减缓了下游凌汛威胁及河道淤积,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控制百分之百的黄河输沙量,可滞拦泥沙七十八亿吨,相当于二十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今天的行程就是游览两座水库大坝风景区,游览过小浪底后返回洛阳乘车来到三门峡市,继续游览饱受争议的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建在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将高山劈开的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之中,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于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三日正式投入使用,我们穿越大坝之腹,行走大坝之上,游览了张公岛,观赏了被传颂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然后返市区住宿。中游两坝(30)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

中游两坝(30)大坝背面
中游两坝(30)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 中游两坝(30)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中游两坝(30)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地下发电厂房,高160米长1667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洞群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
中游两坝(30)风景区地跨黄河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中游两坝(30)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 中游两坝(30)跨越黄河、连接洛阳与济源的吊桥
中游两坝(30)黄河下游河道历次变迁图
中游两坝(30)小浪底风景区标志性雕塑
中游两坝(30)石刻《三门峡歌》,原作者:贺敬之
中游两坝(30)建水库前三门峡景观
中游两坝(30)建水库后三门峡景观
中游两坝(30)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中游两坝(30)豫晋隔河相望,一坝一桥相连。
中游两坝(30)大坝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长144米,最大坝高24米。中游两坝(30)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全长223.88米。
中游两坝(30)汹涌的黄河水流
中游两坝(30)张公岛和中流砥柱
中游两坝(30)炼丹炉--张公岛上形如香炉的岩石,上有圆坑像盛放铁锅灶口,据说是老子的“炼丹炉”,由此引出“老子炼丹”、“老子造桥”、“老君削石”、“神火炼山”等神话故事。中游两坝(30)张公岛--相传古有张姓艄公,目睹水道险恶,常发生船翻人溺,就在该岛上结庐为庵,义务为来往船只导航。中游两坝(30)“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激流中,黄河艄公又叫它“朝我来”,冬天水浅时,露出水面7米左右,洪水季节,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马上就要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
中游两坝(30)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 中游两坝(30)黄河滩涂中游两坝(30)太原重型机器厂生产的机械设备 中游两坝(30)一步豫晋 中游两坝(30)回望山西 中游两坝(30)由于水库梗阻,陕豫变成冤家,对于“河南修坝,陕西遭殃”的指责,豫人大声呼吁:三门峡水库是清白的!中游两坝(30)大坝中人工饲养的鱼类
中游两坝(30)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