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仁水智
山仁水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61
  • 关注人气: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岳嵩山(30)

(2010-10-06 23:06:38)
标签:

河南

郑州

分类: 中南游记
从观星台所在的告成镇来到登封市区,用一下午时间游览了中岳庙、嵩阳书院和嵩岳寺、会善寺。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是五岳中规模最大古建筑群,其前身太室祠最迟在西汉汉武帝时就已存在,原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场所,随着祭祀山岳制度的消失,后来成为道教活动场所,但仍保留着礼制建筑的特点,是道教在中原地区活动最早基地,南北朝时期道教在中国形成,太室祠易名为嵩岳庙,成为中原地区道教活动中心。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宋代理学发源地之一,程颢程颐兄弟、司马光、范仲淹等都曾在此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一部分也是在此撰写。嵩岳寺塔耸立于峻极峰下的嵩岳寺内,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重修于唐代,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一座十二边形塔。会善寺在积翠峰下,与少林寺、嵩岳寺并称嵩山名刹,元同、净藏及天文学家一行等皆出于该寺。中岳嵩山(30)在登封市区仰望嵩山。夏王朝都城阳城,即今登封市告成镇,登封、告成则是因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到金代时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

中岳嵩山(30)中岳庙位于太室山南麓黄盖峰下,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祭祀山神的地方,总面积11万平方米。

中岳嵩山(30)中岳庙八角重檐亭即遥参亭,是古代过往行旅拜谒岳神地方,檐坊和雀替上透雕戏曲故事,形象优美精巧异常。中岳嵩山(30)中岳庙配天作镇枋原名宇庙坊,古称中岳为土神,意以地配天,正楼额书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书宇庙、俱瞻。

中岳嵩山(30)中岳庙古神库有四大铁人,铸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高3米许重约3吨,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

中岳嵩山(30)中岳庙正殿为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庆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椽飞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贵和空彩画。

中岳嵩山(30)大殿内供奉的“中岳中天大宁崇圣帝”,像高5米。中岳嵩山(30) 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现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所建。

中岳嵩山(30)中岳庙大院的古树1
中岳嵩山(30)中岳庙大院的古树2
中岳嵩山(30)中岳庙大院的古树3

中岳嵩山(30)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中岳嵩山(30)中岳第一碑---嵩阳寺碑刻,立于东魏天平二年(535),于唐麟德元年(664)移至6里外一寺院,近年登封市文物部门移回嵩阳书院,并修建碑亭加以保护。

中岳嵩山(30)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建于744年,高9米,由李林甫撰写,徐浩手书。

中岳嵩山(30)嵩阳书院大门

中岳嵩山(30)汉武帝所封“大将军”。
中岳嵩山(30)汉武帝所封“二将军”,高30米,周围15米,约有三千多年树龄。

中岳嵩山(30)明代进士的《题汉封三柏》碑刻

中岳嵩山(30)嵩阳书院先圣殿,供奉孔老夫子及四大弟子。

中岳嵩山(30)明代《登封县图》石刻

中岳嵩山(30)嵩阳书院讲堂,《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中岳嵩山(30)古时学子高中后绕池行礼的

中岳嵩山(30)供奉帝尧、夏禹、周公的道统祠和书院中轴线上最后一进建筑——藏书楼中岳嵩山(30)

藏书楼近景中岳嵩山(30)嵩阳书院杏坛

中岳嵩山(30)嵩阳书院古井

中岳嵩山(30)嵩岳寺又名大塔寺,在太室山南麓,早先是北魏皇室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密檐式砖塔,高约45米,建于北魏正光年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
中岳嵩山(30) 嵩山会善寺位于太室之西南麓积翠峰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僧一行禅师及元同禅师曾在本寺设立五佛正思惟戒坛。该寺道安禅师俗寿128岁,历经隋唐两朝八帝。

中岳嵩山(30)会善寺大雄宝殿

中岳嵩山(30)会善寺木瓜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