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山(30)

标签:
河南郑州 |
分类: 中南游记 |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南麓黄盖峰下,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祭祀山神的地方,总面积11万平方米。
中岳庙八角重檐亭即遥参亭,是古代过往行旅拜谒岳神地方,檐坊和雀替上透雕戏曲故事,形象优美精巧异常。
中岳庙配天作镇枋原名宇庙坊,古称中岳为土神,意以地配天,正楼额书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书宇庙、俱瞻。
中岳庙古神库有四大铁人,铸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高3米许重约3吨,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
中岳庙正殿为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庆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椽飞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贵和空彩画。
大殿内供奉的“中岳中天大宁崇圣帝”,像高5米。
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现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所建。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中岳第一碑---嵩阳寺碑刻,立于东魏天平二年(535),于唐麟德元年(664)移至6里外一寺院,近年登封市文物部门移回嵩阳书院,并修建碑亭加以保护。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建于744年,高9米,由李林甫撰写,徐浩手书。
汉武帝所封“大将军”。
汉武帝所封“二将军”,高30米,周围15米,约有三千多年树龄。
供奉帝尧、夏禹、周公的道统祠和书院中轴线上最后一进建筑——藏书楼
嵩岳寺又名大塔寺,在太室山南麓,早先是北魏皇室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密檐式砖塔,高约45米,建于北魏正光年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
嵩山会善寺位于太室之西南麓积翠峰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僧一行禅师及元同禅师曾在本寺设立五佛正思惟戒坛。该寺道安禅师俗寿128岁,历经隋唐两朝八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