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寻找一颗星
寻找一颗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710
  • 关注人气:219,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滋病科普:其实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图)

(2015-12-10 10:21:03)
标签:

寻找一颗星

健康

寻找一颗星的博客

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

艾滋病科普

分类: 大健康·好美食·小妙招
  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动主题仍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不论艾滋病离你和我的生活是远或近,它都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联手抵抗、一同担当的健康问题。也许你和我都没有多大的力量能够撼动疾病的发生,但至少多了解就可以多加以预防,也会少一点歧视、多一点关怀,如果你愿意为世界艾滋病日出一分微毫,那就来多弄懂一点关于艾滋病的事情吧。

艾滋病科普:其实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图)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侵入人体,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交、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无保护的性交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越大。使用受污染的注射器或其他刺伤皮肤的用具,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针具注射吸毒均会被感染。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在怀孕、生产和哺乳时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100%,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母婴传播机率是30%左右。
  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共用餐具、电话、钱币、办公用品、劳动用具及公共交通工具,共用马桶、浴室、游泳池、床单、衣被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的症状和表现:
  从最初感染艾滋病到最终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医学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
  1、急性感染期:
  在病毒感染早期,有的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头痛、腹泻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往往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略,有的感染者不出现任何症状。
  在感染早期,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但血液中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血液中能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一段时期称为“窗口期”。
  窗口期通常为2周—3个月。在窗口期感染者体内有大量病毒,有极强的传染性,可以把病毒传给其他人,因此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以防输入窗口期的血液。
  如果怀疑自己有些行为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应该在发生危险行为3—6个月以后进行抗体检测,才能确定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2、潜伏期:
  从感染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也叫无症状期,平均为7—10年。
  在这段时期内,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看起来和健康人完全一样,但这段时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仍在体内不断繁殖,具有传染性,病毒在持续不断地破坏着人体的免疫力。
  3、艾滋病前期:
  当人体的免疫力被艾滋病病毒破坏到一定程度,人体不能抵抗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就会出现一些与艾滋病有关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如不明原因发热、体重下降、乏力、腹泻、生殖器疱疹等。
  4、艾滋病期:
  当人体的免疫力进一步破坏,直至全面崩溃,病人就会出现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如肺结核、卡氏肺囊虫肺炎、隐球菌脑膜炎、巨细胞病毒脑病等)和恶性肿瘤(如卡波氏肉瘤),病人最终死于上述任何一种或几种疾病。
  其中肺结核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全世界已死亡的艾滋病人中1/3因结核病而死亡。
  注意: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不能通过外表和临床症状确诊的,只有通过HIV抗体确诊阳性才能确诊。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感染了HIV,但未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而艾滋病病人是指感染了HIV且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如何预防艾滋病?
  1、血液传播的预防:
  拒绝毒品、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检测合格的血液或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不到不正规的地方拔牙、美容、穿耳、纹身、修脚等;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2、性传播的预防: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和经性传播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母婴传播的预防: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生产时避免损伤性操作、产后后实施母乳喂养等综合干预措施。
  如何对待感染者和病人?
  我们应该关爱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创造不歧视的社会环境。这是因为:
  1、艾滋病虽然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但它不会通过日常社会交往传播,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过分紧张害怕,更没必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采取冷淡、歧视和排斥的态度。
  2、虽然引起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卖淫嫖娼、性乱和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但他们同我们一样,都是应该享有人生权利的人,不能因为我们的歧视行为使本已十分不幸的人更加痛苦。况且,有许多感染者和病人也是无辜受害者,随着艾滋病流行范围的不断扩大,无辜受害者将会越来越多。
  3、歧视艾滋病还将加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与社会的对立,会促使他们采取报复行为,有意通过高危行为将病毒传播给更多的人。
  4、创造不歧视艾滋病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对各种预防措施采取合作态度,自觉遵守法律,服从管理,还可以发挥他们以切身体会教育群众和教育同伴的积极作用。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10210246)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