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2D)观后:我们不在乎真相,我们只要看着爽

标签:
娱乐一步之遥姜文涂鸦妙趣生活寻找一颗星 |
分类: 寻找一颗星:娱乐·时尚 |
由于《让子弹飞》的空前成功,成就了姜文成为中国电影界大佬的神坛地位。新片《一步之遥》还未上映,就成为了各方话题。此片的期盼值完全盖过了今年上映的所有影片。由此见证姜文和葛优这对老基友的魅力真所谓是老少通吃。
从影院回到家之后,心境逐渐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本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用四个字来形容:浓墨重彩!用奔放不羁的手笔随意勾勒出姜文那无所顾忌的狂笑与那张满是沟壑的脸,戏中的对现实的讽刺可算上刀刀见血、真真入肉。
不细说花国大选的是不是讽刺的现在的选秀综艺节目;也不看完颜英的意外交通事故与毒后驾驶的关系;今年大家不都是讲感情讲情怀吗?那就从完颜对马走日说的那句“YES,I
do”开始说起!
完颜自诩为完颜阿古打后裔,逼格奇高。待到时间化作友谊,友谊化作感情。女大当婚的完颜爱上了让她成名的马走日!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纵使完颜以命相逼、主动求婚,都没能让马走日真心实意的对她说一句“I
do”,最终却香消玉殒了也还是人鬼殊途。
之后就是电影中后期,武大帅娶那个俄国胖婶的婚礼上,简单的几句宣誓后,由覃老师带着一群各国的姨太们齐刷刷的喊出“I
do”,那感觉就像做完足疗之后门口几位迎宾小姐对你说:“欢迎下次光临”一样。
I
感情说完了,咱们再略谈一下人性。而王志文饰演的王天王就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王天王在演完《枪毙马走日》后大红大紫,人气可是说是如日中天!它不仅自己杜撰案发现场,还在受到马走日的威胁后变本加厉:用大砍刀狠狠的砍完颜的人偶模型!因为他心里十分的了解马走日的表哥奈何不得他,如此好的一个上道的机会他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演戏就不要对观众说不;马走日杀没杀人不重要,观众觉得他杀了,那我们就得按这个来拍;对观众客气点,都是我朋友,观众来了,票子就来了…由此看来他把人类的劣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就是群众们的反映也是处处凸显人性,王天王在舞台上歇斯底里的问观众要用哪把刀砍完颜?观众都一致高呼“大的!大的!”;后面马走日在拍电影途中突然暴起伤人在台上乱砍,台下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还发出一阵阵看热闹的欢呼声!导演真是把人丑恶的嘴脸刻画的太饱满了!甭管看得懂看不懂,就冲这个热闹劲人们也要高高兴兴的吼上一嗓子!就像中世纪的欧洲的斗兽场的观众一样,我们不在乎真相!我们只要看着爽!
最后说说网上评论的事儿。就笔者自己而言,满分100的话我给姜文打90分;对了,这几天也看了一些不同的观点,简要的记了一下:
1、有人吐槽姜文是自信心高度膨胀,《一步之遥》是一部自恋的个人主义精神病作品。
2、有人吐槽片中加了百老汇歌剧、歌舞、黑白默片等桥段,不知所云,不明用意。就连台词也中枪了,由于语种多被人吐槽式叫成约瑟翰·庞麦郎这种LOW逼。
3、最后那段母女追逐大戏也被嘲讽了。开老爷车,横跨上千公里的桥段被人打成渣渣。
对于以上吐槽点,有也有我的观点。并不是为了和谁吵架,只是对于电影来说大家可以看、可以评论。但是最好不要诋毁,否则只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活的太糙,什么都只看片面。
说姜文自我娱乐个人主义的,有极小部分人是无知,还有极大部分人是不喜欢姜文这个风格。我相信不喜欢的大多是第二个原因毕竟在中国大学都普及了,就算看不懂深刻内涵,表面上浅显的讽刺也是可以看懂的;有些人就是不喜欢这种打散了让你去想的,不喜欢这种用浮夸的手法来讽刺的。对于这样的观众,我只能说还有别的片适合您呢,别气馁!
据不完全统计,电影中除了在彩色有声片和默片自由转换以外,还有纪录片、歌剧、百老汇歌舞剧、相声、京戏、文明戏、越剧、评弹等艺术形式,除此之外语种也是各式各样:英文、法语、越南语、意大利语、日语、俄语!外加上京腔、天津话、上海话、满语、江浙方言这些地方方言。你敢说导演组不用心?你觉得LOW是你没融入电影,您以为民国时期就普通话普及了?还魔都这种大都市哪里人没有?好吧就算退一万步讲,北洋政府把普通话普及了,你不能让老外也说一口流利的京腔吧?您当郭德纲说相声呢?当八国联军的后代们都是神人,在中国住了几年就把语言全都玩通了?就不说家乡话了。您要是外地人您和您的朋友出去吃个饭是不是还扯几句家乡话呢?这种还原历史的做法被说是刻意为之,那我只能送您一本中学历史教材当睡前读物了!文化口的吐槽和语言的回答是一样的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一个吐槽,也真是逗死我了。您跟汽车叫什么劲啊!这是文艺剧情片,您这感觉就像一下穿越到《星际穿越》还在乎燃料够不够,是不是还带着完颜返回地球啊?固然您说的一点都没错,但是在我们感觉就像您指着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说:哎呀,这画的一点都不像人!都没鼻子和耳朵!所以爱的话请您深爱,恨的话请您换台。不喜欢姜文还连带了电影,这叫恨屋及乌,有误导观众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