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满的家庭需要一只《夜莺》

标签:
娱乐夜莺涂鸦妙趣生活寻找一颗星 |
分类: 寻找一颗星:娱乐·时尚 |
我的朋友们总是对我说,如果心情不好的的话就要出去走走,而我很不理解,本来就很累了,却还要大包小包的翻山越岭,实在有些“无能为力”,或许安安静静的看一部电影才适合我这种懒人,才能够弥补平日里在工作中付出的脑力负担。不过自从前几日观看了今年中国“申奥”电影《夜莺》,我却难得的生出了一份说走就走的冲动,盖因这部电影对家庭美满的描述太令我感动了。
我不知道《夜莺》今年能否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外语片奖项,但是我十分肯定,这部电影如果作为一部广西的旅游宣传片则真的太成功了!连我这样一个懒惰的人都被片中的景色所吸引,让我对广西的美景十分的向往。有时间一定去广西看看!这是我看完电影后第一个直观的想法。
回过头来看看,《夜莺》的定位是“家庭,喜剧”类型,而导演是费利普?弥勒——一位法国人。我们先不去讨论为什么中国“申奥”的影片的资格为什么给了一位法国人,给了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合拍影片。我们只讨论本片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你能通篇看下来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虽然电影仅仅只有100分钟,但《夜莺》这部中法“混血”电影却不是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合拍片能够比拟的。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将中国古典文化和法国细腻、厚重的文艺气息完美结合,使得电影虽然有着欧美电影开门见山的直接感,却又夹带着属于中国古老气息的一种“藏”的精神。
就好像电影的名字叫做《夜莺》,而真正贯穿整个剧情的却是一只笼子里的画眉鸟。而画眉鸟又引出了爷爷(李保田饰)和他儿子崇义(秦昊饰)发生4年的“冷战”,以及通过冷战引出的爷爷对奶奶那刻骨铭心的爱情,和对奶奶无限的愧疚感…
家庭矛盾也是电影《夜莺》的重点,父亲与儿子的矛盾,丈夫与妻子的矛盾,爷爷与孙女的矛盾……这一切的一切都充斥看似幸福、富足的一家四口,隐藏在面具下近乎分崩离析的窘态。
崇义(秦昊饰)和倩影(李小冉饰)一个是中国最好的设计师,一个是成功的女商人,他们在中国地价最贵的地方有着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她们却把更多的时间都扔在了四处奔波的路上,就好像爷爷志根所说,“你们把家搬到飞机上吧!”
崇义和倩影渴望亲情、保护亲情,但是他们并不真正的了解亲情,他们只能在北京给父亲一个舒适养老的房子,给孩子一切她们想要的玩具,以为这就是亲情。但当爷爷四年前的因为在花鸟市场差点丢失了孙女,父子之间矛盾就已经真正的爆发,甚至当孙女过生日时候爷爷只能站在外面的看看。这一切的矛盾在我看来都是一个原因,她们太依赖一个现代产品——手机。
影片中出现过许多次手机通话,而在影片最开始,崇义、倩影和任幸三个人互打电话却都打不通的那种表情充满了无奈,也在逐步加深着各自之间的矛盾。
想到这里,我开始明白了为什么电影在这一家人解开心灵加锁前一直都是用画眉鸟来贯穿一切,也许并不是法国人不分鸟类品种的误会,而是一种导演和编剧的默契暗示——“画眉”的谐音也就是“话没”,一个连亲人都不能面对面交流的家庭那么他们之间还真是“话没”。
好在我们还有一个美好的国家,一个能洗涤心灵的大自然。机缘巧合之下,爷爷随了心愿带着孙女带着和自己老伴儿爱情的见证——画眉鸟踏上回老家的旅程。一路上的优美的景色和淳朴的民风让这对隔阂了数年的祖孙二人重新“弥合”。虽然他们在途中他们坐错了车、迷了路、崴了脚,甚至不得不露宿在山洞之中,但对任幸——这个在城市中出生小女孩说,一切的一切并不是苦难,而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自由,正像她自己所说“即使我最终还要回去,我也要用我的小翅膀再多飞一会儿……”
在这场意外的归乡之旅中被开解的不只是有小朋友,爷爷对没有能照顾奶奶的遗憾之情也得到了升华,即使他不知道鸟儿已经不是18年前的鸟儿,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话没”消失了,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就不存在了,儿子帮老人实现了落叶归根的心愿,父亲与儿子心中再也没有隔阂。
结尾处小孙女买了一只夜莺,一只不会叫的夜莺。并且机智让爸爸通过每天教导夜莺叫的理由让爸爸和妈妈破镜重圆和好如初。这只夜莺代表什么?在大自然中夜莺以鸣唱出众、音域极广而著称。在此片中夜莺代表的就是沟通,良好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保证。若想要美满的家庭,那你就需要一只夜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