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业,才是“牛人”

(2013-01-06 16:17:06)
标签:

牛人

牧场

管理

涂鸦妙趣生活

寻找一颗星

文化

分类: 寻找一颗星:文化与访谈

  2013年1月刊的《职场》杂志,刊登了《高薪难寻的牧场管理人》一文,把我们带到养牛这个传统但却有意思的领域,让我们思考,一个牧场的职业经理人,有什么能力要求?应该是什么样子?
  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从韦尔奇到松下幸之助,无数能人总结过,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不外乎这八个能力:1.战略管理能力;2.经营决策能力;3.人力资源管理能力;4.协作与沟通能力;5.公共关系协调能力;6.应变与危机管理能力;7.创新能力;8.驾驭市场能力。
  那么职业经理人具备了这些“通用”的能力,是不是就能包打天下,进入各个领域了呢?《高薪难寻的牧场管理人》这篇文章就告诉了我们,只有“通用”的管理才能,没点专业水平,在有些行业比如奶牛养殖业,还是玩不转的,否则一个牧场管理人,也不至于高薪难寻了。
  这些专业的领域的职业人,与其他行业的管理人员有何不同?还需要什么能力,我们用《高薪难寻的牧场管理人》中的例子,作为一个麻雀,来解剖解剖。
  笔者看来,牧场管理最需要的是操作能力,牧场管理员不能光会管,而且对于牧场上的36般武艺,都得会。比如文中的伊利哈沙图牧场场长赵国梁,大学学的是畜牧专业,毕业就直接下牧场从基层干起,一干8年,用他的助理赵岩的话讲:“我们赵场长,什么活儿都干过。”在牧场这样的生产单位,光会动嘴的管理者没有立足之地。
  第二是对行业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的学习能力。这看似老生常谈,但很多人未必做得到。比如赵国梁他们哈沙图牧场,用的是美国进口的紫花苜蓿、锡林郭勒盟羊草、玉米青储、精饲料,但同是这些饲料,产奶期的牛如何配比、干奶期的牛如何配比、初产牛如何配比、孕期的牛如何配比,都有一套讲究;怀孕的奶牛,几个月住大通铺,几个月住“孕牛”间,这也有一套讲究;最关键的是理念“舒服的牛才能产好奶”。这句话听来简单,有多少牧场管理人员能学到其精髓?据文中报道,有的牧场管理人员说“牛舒服了,人怎么办?”从这句话就能看出不同牧场管理的高下之别。
  第三是爱这个行业。这是大实话,但是很重要。牧场不可能在大城市的CBD,必然处在地处偏远的郊区或农村。别说西服革履的职业经理人不可能来,就算畜牧专业毕业生,也有大量人耐不住寂寞而改行。赵国梁毕业八年,一个班的学生继续养牛的只剩2人,就是实例。任你是多“牛”的职业经理人,在牧场上工作,不爱牛就是熬不下来。
  《高薪难寻的牧场管理人》一文让我们看到,牧场管理人才之所以难寻,难在实践能力和专业精神。在奶业结构中,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牧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它亦是整个产业链中中心产品——牛奶生产的一个中心环节。中国的奶牛养殖业需要更多赵国梁这样的专业“牛人”。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10210246)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