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后面对福文化,舍OR扬,这是个问题!

(2012-11-02 18:35:49)
标签:

涂鸦妙趣生活

寻找一颗星

福文化

90后

福文化回归成必然

杂谈

分类: 寻找一颗星:文化与访谈

90后面对福文化,舍OR扬,这是个问题!

 

  最近,网上有一段较火的视频,几个外国人在北上广成四个城市,几个外国人在一曲高山流水中从人群中走出来,先是用福字纸片拼了一个巨大的福,喊着“外国人送福啦”然后把福字纸板送给围观的人群,一边送福一边作揖说吉祥话,还教路人行汉礼玩快闪,福文化就这样被推上了浪尖。

 

90后面对福文化,舍OR扬,这是个问题!
90后面对福文化,舍OR扬,这是个问题!

 

  很多人都在纳闷,为什么是几个外国人给中国人送福大秀福文化?中国传统的福文化为什么要靠几个外国人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如今的90后,他们对福文化的了解有多少?面对福文化,他们是该继续发扬光大,还是直接舍弃呢?针对这个话题,网友们各执己见,大体分为两派开始站队。

  “正方观点”:福文化是传统,也是精华

 

90后面对福文化,舍OR扬,这是个问题!
  “正方理论“:福文化是传统,也是精华,是中国历史文明发展千年的结晶,只是到如今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很多人印象里,福文化只是春节的时候,家里墙上、门上贴的一个“福”字,或者是说一句“祝福”、“福气”、“幸福”……不得不说,福文化越来越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导致在90后这个群体中更是没有发扬与表现的机会。
  “正方补充”:用一个小小的礼节举例,在视频中,几个外国人送福说吉祥话,还教路人作揖,但是作揖的姿势,如今90后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少人曾刻意了解过?他们是否知道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最后把手放下,这才作揖?可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福文化,“和谐是福”,涵盖着谦和、和善、和顺、和睦、和美、和谐,而这恰恰是90后以至所有中国人都需要传承与发展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们对福文化的了解能有多少呢?
  当然,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小细节。那么,到底什么是福文化呢?据《中华盛世平安福》中表述,福文化有三层意思,除了“和谐是福”,还有“衣食是福”、“平安是福”。衣食体现的是物质方面的福文化,而平安是一种状态,“和谐”涵盖的就是精神层面的祈福理念。但是,无论是哪一层含义,福文化发展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种文化,更是值得90后将其发扬光大。


  “反方观点”:福文化只是形式,不必改变
  “反方反驳”:福文化只是形式化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做太大改变,过年的时候该贴“福”字的时候贴一下,遇上喜事道贺的时候祝福一下,而视频里的外国人拿着福字纸牌给中国人送福,根本就是在作秀,汉服、作揖……这些文化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根本就没必要提起,更不要说什么改变,人类的文明一直在不断向前进步,不需要再去刻意了解到底什么真正的福文化了。


  90后眼中的福文化


  姓名:莫梨梨

90后面对福文化,舍OR扬,这是个问题!

  年龄:15
  职业:学生
  “我觉得福文化没什么大不了,还特意去改变现状全民了解福文化,太兴师动众了”


  姓名:李莫愁

90后面对福文化,舍OR扬,这是个问题!

  年龄:20
  职业:文案
  “穿汉服、作揖都挺有意思啊,如果可以的话,我还希望去汉代生活呢。福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啊,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失去了自己的根,模糊了我们自己的面孔,福文化就得继续发扬光大!”


  姓名:王蓉

90后面对福文化,舍OR扬,这是个问题!

  年龄:19
  职业:学生
  “我们平时对福文化的了解确实太少了啊,还以为福文化就是贴个“福”字道一声祝福就是了,以后真的需要加深一下对福文化的认识。而且中国自己传统文化更不需要外国人去宣传发扬,而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去传承与发展。“


  总结陈词:福文化回归成必然
  如今,福文化已深入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人误以为过年贴“福”等于福文化,不需要再多做改变,其实则不然,这只是福文化的冰山一角,作为中国历史文明发展与变迁的结晶,无论是90后还是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需要正视福文化,去了解福文化。福文化的回归已是必然!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10210246)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