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品牌地震之后:AQUA借海尔之力重生

(2012-02-16 14:17:33)
标签:

日本品牌地震

aqua

海尔

重生

涂鸦妙趣生活

寻找一颗星

财经

分类: 寻找一颗星:IT潮流趋势

  2012年开始了,日系家电似乎并没有因为新年的到来而整体复苏,反而松下、索尼、夏普等老牌家电企业纷纷出现了亏损、收缩的品牌动荡,业内人士惊呼日本品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作为全球大型家电的领导企业,海尔知道,2012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年份,中国家电在国内的消费能力,已经遇到了瓶颈。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成了海尔们的决胜之地。
  中国,美国,欧洲……海尔的全球化战略版图上,一个个重要的市场被拿下,然而有一块市场,海尔绝不能忽视,就是日本及东南亚。日系家电在上述地区近20年可谓呼风唤雨、无人能敌,他们的经验积累与技术资源相当强大,容不得海尔小觑。

 

日本品牌地震之后:AQUA借海尔之力重生
  今年2月15日,海尔在日本东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新品牌AQUA系列产品,同时还宣布,将在日本成立海尔亚洲总部和研发中心。AQUA品牌推出被业内人士成为凤凰重生。究竟什么能让AQUA可比凤凰,又是什么,能让业内人士直呼其为重生?


重生:AQUA!


  三洋去年一直很郁闷,直到遇到海尔。
  日本品牌全线地震,三洋并不能幸免,急需资金进行调整的三洋与期待进一步扩大日本及东南亚市场份额的海尔一拍即合。三洋取得了宝贵的资金,顺利进行了业务的调整,而海尔也得到三洋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市场的冰洗业务。
  AQUA这个由三洋创建的品牌也得以重生。很多人会不以为然的想,AQUA只不过是三洋的延续,顶多是继承了三洋的技术、人才与市场而已。即使与海尔双品牌运营,如何能达到一个“重生”的目的?又怎么能成为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的主打品牌?
  答案有这么几个:本土化运营、技术创新、资源整合。
  AQUA原来就是三洋的品牌,投入海尔的怀抱之后,可谓经历了一场从品质到本质的重生,转型为涵盖冰箱、洗衣机等数60多种型号家电产品的综合独立子品牌,被赋予了“以独创技术实现品质生活”的全新内涵,也被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三洋原有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海尔全球研发资源相结合,为AQUA提供技术支持。

 

日本品牌地震之后:AQUA借海尔之力重生
  AQUA的市场,是海尔集研发、制造和营销三位一体的海外市场。海尔成立亚洲研发总部,将让三洋的技术传统有了再次用武之地,而全球资源的整合将给AQUA带来全球技术走向的指引,市场脉搏的准确把握。业内人士对接下来AQUA的销量表示乐观。海尔预计,“双品牌”战略(即在日本实施海尔与AUQA的双品牌运营)施行第一年内,2012年销额预计达到500亿日元,其中AQUA销额预计为350亿日元。
  至此,说AQUA是浴火重生,一点也没错。


走上去,持之不懈!


  收购三洋之后,三洋位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两个研发中心、四个制造基地,总共六个地域的本土化市场营销架构同时归属海尔,同时海尔在日本成立海尔亚洲总部和研发中心。
  据了解,三洋原来的员工几乎被海尔完整的保留了下来,AQUA的重生几乎是瞬间完成。但海尔好像并不满足。如果AQUA仅仅是想生存在日本市场,原有的技术优势就够了,为什么海尔还要将亚洲研发总部设在日本,为什么海尔还要整合全球的资源对AQUA品牌进行输血,为什么海尔还要让AQUA的技术传统与海尔的创新基因结合,面向日本高端市场频频发力?
  答案是“走上去”。如果品牌没有走上去,它只能是一个无法引领市场的二线品牌。如果不能引领,那么和海尔的全球第一的优势则失去平衡。因为海尔,他不会满足于AQUA的重生,将AQUA定位是一个能够“走上去”的品牌,在日本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才是海尔的真正目的。

 

日本品牌地震之后:AQUA借海尔之力重生
  在海尔按照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战略大踏步前进的时候,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成为全球销量第一并不难,但真正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品牌,需要的是对全球技术发展脉搏的掌控,以及全球研发的引领能力,更需要的,是全球性的资源与市场的整合。一个区域性的企业无法做到这些,这也是海尔立志并且已经成为全球大型家电领导者之后,深入区域市场时势如破竹的原因。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10210246)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