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寻找一颗星
寻找一颗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9,909
  • 关注人气:219,7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视传统公益事业向生活微公益转型

(2011-09-05 10:08:47)
标签:

传统公益

生活微公益

富力地产

涂鸦妙趣生活

寻找一颗星

教育

分类: 寻找一颗星:文化与访谈

  在现今社会,随着各种虚假的公益行为被戳穿爆料,慈善事业也被顶到了风口浪尖儿,备受质疑自然无可厚非。最近,有了解到民政部门已公开表示“将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施行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但毫无疑问,现阶段体制下的慈善事业仍然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当“大公益”成为企业型、事业型的行为时,它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基础上仍会无可避免地出现弊端。所以,倘若公益是非斥资千万而不能为之的一件事情,那么这样的公益终究还是停留在“非平民化”的层面上。
  我们在对传统的公益模式表示质疑时,新型的公益模式便应运而生。在号召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新型节约型社会中,不难发现生活微公益已悄然兴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益事业的参与门槛儿,更是改变了公益行为固有的高不可攀的形象。生活微公益或许将引领公益事业走向变革之路吧。所以,个人认为,在不远的将来,生活微公益终将发展成为一种全民联动的公益模式。
  生活微公益将会成为更加具体的“行动派”。它虽包涵在公益范畴,但却更具亲民特性。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生活微公益便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它是每个人都能实践的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几乎无参与门槛的践行承诺。生活微公益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的公益。公益本身不应该仅仅在乎于其大小,而应该注重的是行为者在进行公益的那一颗向善的心。因此,生活微公益强调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它伴随于每个人的左右。“且生活,且公益”是它所提倡的一种人生态度,相信这也会成为当代人的一种健康良性的生活方式。所有人都能用自己细微的行动改变生活,改变世界。因此,伴随生活微公益涉及范围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终会成为拯救现有慈善事业窘境的一股核心力量。
  如今,生活微公益已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企业也开始有意识的通过官方微博等信息传递渠道组织号召与生活微公益相关的实际行动。毫无疑问,这在明确了积极的行动目标后是好事儿。倘若牵连不到任何的利益损害,自然也是可以人人竖起大拇指的!
  从公益事业的转型来看,生活微公益的出现是公益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特别是在网络信息高速共享互换的互联网时代,更是为这种新型的微公益事业制造了可以借势的“东风”。就近期富力地产启动的富力生活微公益的操作模式来看,便是基本迎合了这种新型微公益事业的创新型转型特性。参与门槛低,从生活中得小事做起,号召以小爱汇聚大爱…演绎的更是一种对社会回馈,倡导的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并非是打着公益旗号,虚张声势的圈钱圈利。比如就在8月份进行的“你游泳,我买单”的全民抢票活动,就是人人都可参与的富力生活微公益系列活动之一。参与的人民大众不仅享受了炎炎夏日的丝丝清爽,更是省去了许多埋头室内的空调能耗。或许会有人说较之大环境来讲,这是微乎其微的公益事业,但这便是生活微公益所倡导的集小爱汇大爱。彰显的企业社会责任使命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进。据富力地产的官微企业媒体信息得知,“你游泳,我买单”活动只是富力地产下半年生活微公益主题活动的一个起航。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富力地产会在每个主题活动月推出一系列的公益主题活动。随着夏末的9月份来临,富力地产倡导的全民节电活动也将在此月拉开帷幕。
  类似富力地产这样号召微公益事业的企业正在陆续涌现。这些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正在通过对生活微公益行为的推广解读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公益遭遇尴尬是时候,期望生活微公益会是解救公益的一个完美出路。毕竟公益本身是无错的,只是少数人或团体玷污了其至高无上的价值本体。
  生活微公益在未来的发展必定会遭遇种种困难,俗话说“思易而行难”。对于生活微公益的未来力量应不仅仅是源于像富力地产这样的企业,更应是依靠于公众力量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生活中微小的公益同样可以汇聚大爱。倘若这种价值观念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普及推广,那么,我相信生活微公益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远。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exing)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