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风景中心灵之美--游西湖览乌镇记(组图)

标签:
文化 |
分类: 寻找一颗星:奇趣·探秘 |
11月8日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出上海,有生以来第三次在没有家长陪同下去游玩。作为一个重度残疾人心情是非一般复杂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一般人来说只要经济允许,“行万里路”那是不难实现的,然而,对于我们这些站离不开拐杖,坐离不了轮椅的残疾人来说,“行万里路”恐怕永远是梦想。
出上海,游西湖,去桐乡,览乌镇,我们这些残疾人终于也圆了一回旅游的梦!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携手相帮的暖暖友情。游西湖的时候,烟雨朦朦,我们一行50多人里就负责照顾我的庄大哥是一个健全的志愿者,其他都是或轻或重的残疾人——我是其中残疾程度最重的一个,却什么景点也没落下!
在苏堤上
从家里出来是镇残联放轿车来接的,坐上旅游巴士到了目的地,下车的时候,一些伙伴与志愿者庄大哥早已准备好轮椅扶我下车,坐上轮椅后,庄大哥一路推着前行,在苏堤上还时不时为我选景留念。我们一行中,有五六个残疾程度比较重的,需要坐做轮椅行长路。于是,轻残者或推着重残者或相互结伴,走一段觉得累了,你起来撑拐前行,我坐上轮椅……到了需要上船游西湖的时候,其他残疾人在同伴的陪同下自己行走登船的,我是被四位大哥连轮椅一起抬上船的。
就这样一路走来,在感觉美丽的景致的同时,我更感觉到了簇拥在自己身旁,那些志愿者的美丽的心。这种美丽是人与人之间携手互助的温暖。什么是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生活,我们相互帮助,互相依靠游览的图景就是和谐社会、和谐生活的生动诠释。
这就是庄大哥,和我一样帅吧
庄大哥是一位6岁女儿的父亲,在他做志愿者的两天里,我处处感受到他的细心与耐心。从我下车坐上轮椅的那刻,他微笑可亲的脸就一下子驱散了我心中紧张不安的情绪。无论是游“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还是览“枕水人家”的乌镇,他始终默默推着我前行,当我举起自带的数码相机时,我总会停下,需要给自己留影的时候,庄大哥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选择最好的角度。在吃饭,睡觉的时候,庄大哥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
看看前面,望望后面,我们或健全或残疾的伙伴莫不如是,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前行着。
谁说我们残疾人自卑?21世纪的残疾人都是时尚达人,游玩怎能不把自己的倩影、美丽的风景留下,帅哥美女们可都带着“装备出行”的,手机像素太低,数码相机还要换内存卡!我们都已经把自己的残疾放下,把自己的心扉打开,只要在需要的时候,伸出你们的手拉上一把,我们也可以遨游世界!
在乌镇
乌镇,诗意的江南,梦中的水乡。这流淌着千年历史沧桑的小河,这处处透着幽雅的古典气息的小街……是都市人寻梦远离尘嚣的桃花源!
京杭运河边上的古镇。虽然不是三吴都会,仍旧自古繁华。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临窗取水,傍桥而居,杭白菊、蓝印花、三白酒,传统物产影响华南生活几百年。拳船香市高竿等独特民俗让江南乡闾文化一脉传承。明建学社,清立书院,成就几代鸿儒。正所谓江南多才子,乌镇属最多。
我们从桐乡出发去往乌镇,刚一进入小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携带着中国水墨画的气息扑面而来,雕梁、画栋、石巷、老屋,见证着历史沧桑的风情画卷映入眼帘。过来过往、穿梭而行的乌篷船的桨声似乎摇荡起千年的涟漪,偶有丝竹管弦之声漂浮在迷濛的河面……来到这里,看着这两旁的商铺里琳琅满目的特产,很难不购物,于是我们的队伍挑挑拣拣买了许多,见我带着吃力,两美女上来硬是把我大包小包的东西提了去,要知道,她们比我买的还多!
乌镇的桥有“百步一桥”之说,相传最多时达120座,目前尚存30余座。这些桥或平或凸,或方或圆,或雄或秀,或巧或拙,姿态各异,别具风姿,也是我们残疾人最望而却步的地方。然,这次我们这只出游队伍走了不少的桥,大家或搀扶或抬轮椅让我们这些残疾人也站在桥上望尽四周的乌镇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