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目惊心!“大学生性开放”与“大学围墙”的悲哀

(2008-07-27 00:29:58)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大学生性开放

寻找一颗星

大学围墙

大学教育

文化

分类: 寻找一颗星:杂谈与胡说

触目惊心!“大学生性开放”与“大学围墙”的悲哀

 

  7月24日寻找一颗星看到《南方日报》有报道说:大学生恋爱现象已司空见惯,他们的性观念到底有多开放,日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进行的一项最新大学生性观念抽样调查显示,近40%的大学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侣是否是处女(或处男),约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可增进爱的发展。在此次调查的一组“性行为与爱的关系”的题中,选择“爱到浓时必然有性”和“性和爱应同时并存”两项的大学生为总数的62.5%。于是寻找一颗星想到,早前新浪网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国内有22%~30%的大学生有过性经历。
  无独有偶,今天又看到王辉耀博友在一篇《国内大学的围墙文化》里说: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被称为“加拿大的哈佛”,MBA教育排名加拿大第一、全球第十,但这所名校居然没有围墙。只有一座座古老的房子隐身于道路、树木、社区之间。后来他游学欧美,发现不只是加拿大,美国、欧洲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围墙,学校通常与社区融为一体。
  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实例,寻找一颗星觉得“大学生性开放”与“大学围墙”有着其必然的内在联系。身处在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是思维最活跃、接受事物最容易的,大学不能向一年级的小学生那样培养他们。可惜的是国内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听话、内向、被动、循规蹈矩、个性意识差、缺乏创造力的。如今我们身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竞争的是人的创造性思维。中国的大学太呆板了,除了教室就是寝室,除了社团就是考试。如果说高考是过独木桥的话,那么大学就是过桥之后乏味的等待毕业。
  为什么有乏味感觉呢。因为大学有围墙,这围墙包括现实存在的围墙和“思想禁锢”的围墙。每个人一生下来,都会从文化传统、时代氛围再到家庭背景,套上各种各样的笼子。教育正是人们摆脱客观环境限制、走向广阔开放的人生空间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而我们教育不能使我们摆脱僵化了的心态和思维。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大学生虐猫、大学生跳楼、大学生杀人等等事件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视觉里。
  在我们国内的大学里,因为担心学生遭遇“黄毒”,干脆没有性教育;怕教师和学生价值观出现问题,干脆行政支配专业和教学;怕学生不“长进”,干脆用一元化价值观灌输,要求他们循规蹈矩,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消化吸收”,不需要独立思考……这样的大学教育对于处于性活跃年龄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迷茫的。于是在“流行趋势”下,为了不落伍,去拍写真,去拍人体;大学同居,换伙伴一个又一个,那叫拥有不同的人生,够刺激,够时尚!情人,不再是恋爱的代名词;出轨,光明正大,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样的思想导致了一些女生要么因为堕胎,身心受到严重伤害,要么因为错过了堕胎的最佳时机,被迫生产,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便当上了妈妈……更可怕的是自2005年发现第一例大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至今已发现4名大学生感染者,这些感染者都是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2007年11月29日《长沙晚报》)。其他省市也不乏类似的报道。
  大学生校园不是有安全套供应吗?或许有网友说,这是他们不重视保护自己造成的结果。在大学生性观念日趋开放,同居、网恋、一夜情、不使用避孕套等现象见怪不怪的今天,没有正确的爱情观、没有正确的性观念,光靠安全套就解决不了的问题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也是大学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成功者,都是能够超越 “围墙”自主命运的人。

 

 

寻找一颗星热点导读:

谈性色变:但愿不再有性教育课上女生不敢提问的尴尬

 网上“代孕”暗流涌动,找本科生同居代孕需20万(图)

 中学生自编自导“暴力秀”视频背后的呼唤(视频图文)

昆明公交爆炸案后续:7岁幼童坐公交先找炸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