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纷纷变黄的2022年11月,英国首相有可能再度“短命”的消息发酵起来,不说点什么都对不住巍巍苍山浩浩洱海。
45天前正忙着,特拉斯代表保守党代替约翰逊当英国首相的新闻让我大呼“可惜可惜可惜”——可惜没空说两句,英国的这一切都在抄袭南诏大理国——从约翰逊下台到特拉斯、苏纳克轮番上位,保守党的窝里斗、印度裔英国人从奴隶到将军都是故纸堆中的“旧闻”——这出戏一千多年前就在大理演出过。
一、乱世往往窝里斗,连皇帝都不好当
以前英国人换首相的频率不太高,毕竟得“绅士”一下。如今,脱欧带来的动荡、新冠大爆发的冲击、经济不稳的隐患,多重因素叠加下,英国人没了耐心。
多年以后回头看,也许最近这些年月会被定义为“乱世”。“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经验总结,放在皇帝、首相身上也合适。中国历史上“奈何生在帝王家”的感慨,不做皇帝想做老百姓以图平安度过一生都成为“妄想”的场景不时上演。比如东汉末年,五代十国。
而在云南这块土地上,夹在南诏国和大理国之间的30年,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场景,给了英国做“榜样”。
南诏国、大理国算是中原地区唐朝、宋朝的影子,分别都“活了”二三百年,但中间有三十多年的空隙,却有三四个王朝、五六个皇帝。虽然和特拉斯这个45天“生菜不如”首相不能同日而语,可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南诏国的大幕结束在郑买嗣的宫廷政变中,可郑家的大长和国也不过两任皇帝、25年。大长和国的臣子赵善政有样学样,干掉郑家当上大天兴国的国王,可只坐了10个月的龙椅,杨干贞就取而代之,把“招牌”换成大义宁国。10年后,如今知名度颇高的“大理段氏”揭竿而起,段思平拉着大理国走上前台,局面才从晃荡走到稳定。
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段思平起初都在南诏国混饭吃,掀翻前一任桌子之前,都是本朝的大臣,就像约翰逊是被“本党同志”逼下台一个样子。现在当首相的苏纳克,是最早辞职的内阁大臣。郑买嗣挖南诏国墙角的时候,赵善政、杨干贞都升官发财,把南诏国让他们几大家族成长壮大的经历抛到九霄云外。
赵善政、杨干贞据说还是表兄弟,现在他俩还同时在大理宾川萂村享受“本主”待遇,而且都是皇帝的行头。
杨干贞实力比赵善政强,但人望不足,就让当过宰相的赵善政做皇帝,时机成熟之后就立即取而代之。约翰逊下台后,传闻苏纳克比特拉斯在保守党内部受欢迎。考虑到白人和印度裔的差别,就让特拉斯走上前台。
特拉斯风风火火上任,焦头烂额之际炒了财政大臣苏纳克的鱿鱼,却没想到后者在45天后咸鱼翻身。
二、努力加奋斗,奴隶变将军不是梦
这次英国首相大轮换,好多人都惊讶得张大嘴巴,似乎报应来了:英国人奴役了印度人一两百年,现在终于被印度人“收拾”了。
而这一幕已经在苍洱大地出现过。
南诏国最牛的时候,两次大败唐朝。在剩下若干次互有胜负的角逐中,南诏国把四川人郑回等数以万计的俘虏从唐朝人变成了南诏人。
作为战利品,虽然郑回当过唐朝的县令,但却被不按常理出牌的南诏王重用为宰相、太子太师。
此后郑家一直在“潜伏”中壮大,最终以郑回七世孙郑买嗣“团灭”南诏王族八百多人的血腥场面实现翻盘。相比之下,苏纳克代表殖民地人民“统治”英国,从形式上已经文明太多太多。
不过,苏纳克逼供约翰逊,特拉斯让约翰逊背黑锅,最后苏纳克又把特拉斯踩在脚下的戏码充分诠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但问题是螳螂、蝉、黄雀的身份经常互换。除了刚才提到的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段思平起初都在南诏国混饭吃,后面全部当了开国皇帝的故事以外,杨干贞自称是南诏王的私生子、遗腹子,比英国人的场面更惊心动魄。
民间传闻,南诏王隆舜和渔家女生下杨干贞。被戴“绿帽子”的杨父和杨干贞划船在洱海上时,发现杨干贞在水里的倒影是一条龙......郑家从奴隶到皇帝已经令人大跌眼镜,南诏王族流落在民间的私生子“拨乱反正”手刃仇人,又上演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谁能笑到最后
眼下,英国人似乎开始跟新首相苏纳克过不去,他能否把位置坐热乎了还不好说。但归根结底,那个笑到最后的“真命天子”,就像击鼓传花游戏一样,不到最终,谁也不知道结局。
假如杨干贞真的是南诏王族血脉,“王者归来”在他眼里已经是大结局,却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弟弟首先不服气。后来一个姓段的人又冒了出来,杨家费了好大劲都没把他干掉。
段家和杨家一样,在苍洱大地作为“大姓”已经五六百乃至上千年,树大根深。如今大理最有名的本主庙“神都”以及绕三灵故事里,段宗榜千里援助狮子国、回国锄奸保南诏的故事仍被津津乐道。从这个脉络来看,段思平和杨干贞等人“渊源颇深”,都是南诏国的“好儿女”,最后却反目成仇。
杨干贞在“东川节度使”的位置上发家,被他扶植到王位的赵善政当过“剑川节度使”。有一种说法,段思平的出生地就在剑川,至今仍有大本曲残本“义督古词”在印证。段思平的舅舅在东川等地很有实力,两者联手后最终推翻了杨家......保守党也好、工党也好,再热闹的“宫斗”大戏,都没有南诏大理国之间三十多年的旧闻精彩。
这三十多年的颠沛流离是历史必然,因为南诏国和唐朝末期一样,积累多年的矛盾已经没办法在王朝内部解决。而在新的秩序建立起来之前,也就是中原的宋朝、云南的大理国诞生前,再厉害的人、再聪明的皇帝,都没办法弥补社会上的裂痕,必将“短命”。
因此,约翰逊、特拉斯、苏纳克背后,应该还会有一串名单,就像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都不是“终点”一样。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英国也许会分崩离析甚至灰分湮灭,他的掌舵者才会稳定下来。或者,首相能撑到一个任期结束的光景,至少是英国经济好转,社会稳定,执政党不用接二连三推出“背锅侠”以后。
可我看,这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