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云南的不少媒体都以“昆明一银行被罚170万”为题报道一则看似平常的消息。平常之处在于,银行多如牛毛,这些年被罚款的前赴后继不足为奇——170万虽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也激不起浪花。可不平常之处在于,这笔罚款的由头,让人不禁想起轰动全国的河南村镇银行事件。
6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云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云银保监罚决字〔2022〕65号)显示,昆明五华长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五个方面的问题被罚款170万元。问题一: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信贷资金被主要股东违规套取。
光看到这个问题,就会把思绪放到遥远的河南——不是杞人忧天,用异曲同工来归纳似乎更贴切。根据新华社5月18日的消息,河南4家村镇银行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这件事最早从4月份开始发酵。起初是储户发觉河南4家村镇银行的线上业务停办,最后发现无法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上取出资金!从公开的途径看,是村镇银行股东涉嫌犯罪,但从储户的角度,就是“无法取现”,这对觉得银行安全可靠的社会公众来说无异于一场大地震。最早以为云南远离河南,有点“看客”的意思。不过最近看到这张170万元的罚款有些心惊,而且是越想越害怕。比如,昆明五华长江村镇银行受罚的第四条:向关联方发放无担保贷款。和第一条“信贷资金被主要股东违规套取”连起来,也就是村镇银行的贷款主要放给股东、关联人。再看第五条“罪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即履职——这可以类比为“无证驾驶”,风险不容小视。
关于风险,新华社援引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话说,“目前4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存取款业务正常开展,凡依法合规办理的业务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但也在末尾“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办理金融业务选择正规渠道,不被‘高息’‘高收益’等虚假宣传误导,不轻易将资金委托给第三方代办,防止上当受骗。”耐人寻味。而在写这些文字的今天,无意中看到河南村镇银行的问题继续发酵:“澎湃新闻5月19日报道,有六家村镇银行的线上储户反映,他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取不出来了。这6家银行包括河南省4家、安徽省2家……正是为了解决取不出钱的问题,多名储户近日前往郑州、开封等地,却发现健康码被赋红码,给日常出行带来困难……多名在河南几家村镇银行存款的储户健康码已于今日(6月14日)午间变回绿码。也有储户反映,其健康码变绿后没多久,又变回了红码。”
希望发生在昆明五华长江村镇银行身上的“信贷资金被主要股东违规套取”只是个例,不要蔓延。更不要像河南一样,续集层出不穷,越看越惊恐。
后记:本文写于6月14日。一周以来,事情又有进展,纪委已经介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