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4151dabdt95dc0fb61afb&690
(帅哥小行健,前骅的继承人,我的干儿子)
前骅:马首前瞻惯远行
——【唱诗班的故事】系列之二
文/骄阳
(2010年11月25日)
秋雨凭窗杯莫停,锋芒磨砺棱角平。
楚江百岁招魂酒,商海十年儒冠名。
敢赴轻躯识险恶,幸存慧眼辨浊清。
青山何处埋诗骨?马首前瞻惯远行。
——前骅
http://s3/middle/4151dabdt95db98e47222&690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前骅,曾经号称雅虎古诗词第一人,能够与他结识,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记得第一次与他打交道,是受《玫瑰园》圈主的委托,请他出山。看过他博文,的确才华横溢。他不仅仅精通古诗词,散文、评论也处处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底蕴,典雅高贵、成熟老道,让我由衷地敬佩。因此和他对话时,不自觉地收敛了许多,毕恭毕敬地称呼“前骅老师”,由于他的名字有一个“骅”子,生性调皮的我又给他起个外号“大马”,唉,不论是“老”还是“大”,反正我这个“小”太阳是栽面栽倒底了。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这个“大马老师”对我的恭敬居然非常受用,言谈话语之间带着文人特有的傲慢,呵呵,为了让你给我干活,本老太太不和你计较。没想到这个家伙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露了一面,就再也不出声了,QQ上问候,他也不回,把我肺都气炸了,太阳老太太是谁啊?咱也是高过天的人,你不理我,我也绝对不会理你。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有一天,前骅突然出现在我的QQ里,这个已经在我意识中消失的人物,令我十分惊讶地发来这样一段话:
“认认真真地读完,真真切切地感动一回,为世间永恒、伟大、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母爱~~~~
虽然我的父母,是平凡的人,不同红太阳的革命领导双亲,但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人人都是一样的。
红太阳用真挚、直接的呼告,浓情的追忆文笔,而我用平淡而朴实到极点的笔墨,记录下来的,同样都是那份深藏内心、不愿提及了不愿淡忘的浓情。
百善孝为先,尽孝,是不带作何功利的人性光辉点。羡慕那些双亲健在的朋友,你们至少还有尽孝的机会。没有经济能力的少年时代,总想闯荡天涯,没时间陪伴膝前;长大成人后,却再没有机会报答亲恩~~~~~
父母苦盼我们长大的过程,也是他们年华渐老的过程~~~~”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原来他看了我为纪念母亲所写的散文《怀念,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他说他父母早已去世,这篇文章引起了他深深的共鸣,他还说曾经以为我是那种令人作呕的专门写情诗的“花瓶”,没想到我的文章这样厚重朴实。呵呵,一个率真的文人!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很多,父母、生活、学习、工作、情感......,我们像一对早已熟知的老朋友那样,话匣子打开了,就一发不可收拾。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熟悉了前骅,才知道他还没逃离小帅哥队伍呢(不到30岁),白白赚走了我无数的恭敬。由于我们名字的巧合,(我的名字带有一个红字),所以两人相互以“小马哥”“红姑”戏称,后来他实在不能容忍我比他大一辈,改成了“红姐”。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认识前骅是人生一大幸事,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几乎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在QQ上相互问候,有一次居然两个人分秒不差地同时发送了信息,又同时目瞪口呆地好一阵子,真是心有灵犀啊!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当然,我们之间最多的是争论,两个人都具有毫不示弱的秉性,这种你一砖头我一棒子的斗智斗勇,为写作和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也让我的灵感与智慧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强男面前无弱女啊!!!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前骅从来不写现代诗,他把我的作品99%都评为“垃圾”,我也不生气,我知道,只有这样的真诚才有真正的提高。他的诗词,虽然对我来说理解有些困难,但是我也会毫不隐晦地说出自己的感觉。前骅给我的定义,“写作不是一流,诗歌感悟绝对超人”。他非常重视我对作品的意见,写完了新作,总是先发到我的QQ上。文字的交流,让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前骅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在网上离群索居,安静地写自己的东西,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度孤傲的人,一般的文字,他不会去看,一般的人,他也懒得理,知道了他的毛病,我也就随他去了,不再要求他做什么“管理员”。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今年初,我们筹建【唱诗班】,没想到梁庄居然搬来了前骅坐镇,小马哥终于出山了。这次前骅对唱诗班的工作显现出绝无仅有的热情,他负责诗歌评论,每一篇作品,都留下他认真的建议和点评。读他的回帖,是一种享受。在【唱诗班】初期,他为我们圈子的建立以及未来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他犹如一座山,让我有了依靠且休息的契机。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然而,生活就是这样残酷,随着结婚生子,他的负担越来越重,昔日叱咤风云的“小马哥”也终究被生活所累,只能顾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了,可惜了我们【唱诗班】最具有星相的“骅仔”!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前骅离网络渐渐地远了,但是他的个性、他的诗词、他留在【唱诗班】的文字,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我永远忘不了深圳五月,三巨头(梁庄、前骅和我)规划唱诗班未来的夜晚;永远忘不了在QQ里同我唇枪舌剑的弟弟;永远忘不了那个对文学永不甘心的年轻人。这一切在我的脑海里是那样的清晰,不知道现在为生计奔波的他,是否还能记起?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真心希望前骅不要辜负了自己不平凡的才华,也真心祝愿我的干儿子——小行健健康快乐地成长!
http://s16/middle/4151dabdt95db98e46b4f&69011月26日,是前骅的生日,借此机会说一句,“弟弟,生日快乐!”
http://s3/middle/4151dabdt95db98e47222&690
前骅在【唱诗班】诗歌评论摘选
对骄阳《在酒杯里盛下温暖》的评论
骄阳这篇作品,风格一如既然:激情奔放的鲜明个性,追求痛快极致的语言表达习惯,斗士般大无畏的精神内涵~~~~~
全诗,在意境的极端刻划和渲染方面,非常成功;表现在极端劣境下追求光明的主旨,也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直观的表述效果~~`
一,《在酒杯里盛下温暖》,这样相当于文字游戏般的诗题,既不能成为“诗眼”,而且其中暗含的温柔意境,也与全诗格调不符。或许诗题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比如《黑屋.困兽.酒.火光》,或增减其它组合,或用虚词联接~~`
二,诗中想表达的核心主题,应该是在严寒黑暗中热烈追求光明的精神~~~但是作者表达的追求目标,好象仅仅是爱情誓言,处处显出作者的身影和个人儿女情绪,并没有引伸扩延,这样一来,全诗的主题格调,就会纤弱很多很多~~~
三,全诗尾句韵律不显,也是一如既往~~~~
对骄阳《整个北京城在大雪中坐着》的评论
1,同第一首,《整个北京城在大雪中坐着》这样的诗题,冗长枯淡,了无创意,或许可以更改一下主谓,或者替换“静坐”“端坐”之类,或许诗题中的意境就能出来多一点~~~
2,全诗最后两段,语言文字张力十足!内容格调有扩展升华,是鲜明的亮点,表达的主题非常深刻!但前面几段,显得柔弱,不够大气,流于俗套~~~
3,另外,全诗无诗眼回环的技巧表述手法(每一自然段落,假设都穿插“整座北京城在大雪中端坐”,加上这样回环排比,可能效果更好,诗味更足)
对骄阳《血墙》的评论
洞察穿透的目光,发自肺腑的呐喊,来自灵魂的拷问,读起来,入口厚味,思心感触~~~
对梁庄几首诗歌的评论
骅的诗评(12:23:08)
土地,是我们血液里的本色,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我们来自乡土,象蒲公英一样飘落城市,却找不到落脚生根的土壤。用母亲的身体和乳房来比较土壤,很贴切,也是常用的套路~~~
只有内容深刻的诗,我才会认真地读下去,表述的技巧和声律,其实都是次要的。
这首诗的内容相当地深刻和尖锐!全诗读起来,有一种沉重和悲怆的压抑感!表达了失去土地的农民是永远的“痛”。这些以土地为生的“食草动物”,改变食性去适应城市是一个艰难的痛苦的过程。透露出无奈的悲愤,以致无语!!!真是难得一读的好诗!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和深刻的反思~~
用词和表述,都非常到位,残酷得淋漓尽致~~~诗中的音节,换韵较多,对长诗创作是必要的。不过,有多处韵脚没押上。另外,加上直白的呼告,和贴切的比拟~~~
诗,如同国画,工笔勾勒,和空蒙背景,是需要虚实结合,预留空间,才更好~~~
不需要处处都写实,处处追求清晰形象~~~其实这些道理,相信你是懂得的,只是落笔时,胸中要存在这种意识。母亲,着墨比较多,有轻重,这样很好~~~重点放在压榨和蹂踏,到无语的地步。至于遮羞和偷窥,就感觉不太好~~~性描写的比喻,要注意尺度,该大胆就直接,该隐晦就要含蓄一些~~~现代自由诗,让人诟病之处,也是这些性比喻方面。最基本原则,是不让读者引起反感,不会觉得轻薄和浅俗。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骅 10:51:57
一首诗,能够引发良性的争论和探讨,就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至于我的拙见,昨天只是一点不成熟的个人观点,想到哪就说到哪,也可以说是对于读诗的第一触觉~~~
你的诗集,我已经认真读过很多首。至于修改的建议和评论,我不敢说。诗无达诂,古有定论。从读者的角度,和作者的角度,来读诗和评诗,一定会有不同的观点。真正高明的诗评,不是我这样的第一触觉,而是必须用心地了解作者(性格、经历、心态、习惯及其它),同作者交友,才能触及作者灵魂深处想表达的出发点及一种冲动~~~
我评论比较直接,别人不想说、不敢说的,我是百无禁忌。象艾青《大堰河,我的母亲》,里面的表述方式,就真的很高明,让人直观真切地感觉到黑土地的感情。感情喷发时,就来几句大声的呼告,来得痛快淋漓!!有些诗,读起来象在花前月下写的;有些象在蜗居床前写的,有些象在街头独步写成的。更有一些好诗,读起来感觉作者是面对长江大河,高山大海,从而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这些区别,在于作者的心胸和眼界,是无法假装和隐瞒的```
http://portrait7/1614516942/blog/180
前骅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14516942
(小娟 晚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