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股发行再现虹吸效应并不意外

(2014-06-26 07:55:42)
标签:

股票

新股发行

虹吸

新股

股指

    6月9日,沪深两市各有5家公司拿到发行批文。自此,10家公司开始启动发行程序。从6月18日龙大肉食、雪浪环境、飞天诚信以及联明股份招股,至7月10日北特科技申购,10家公司将发行完毕。时隔4个月之后IPO再次开闸,也意味着年内百家新股发行计划正式启航。

    毫无疑问,本轮IPO开闸,个中并不乏亮点。如首批四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低于20倍,最低的联明股份为13.43倍,最高的雪浪环境亦不过22.17倍。发行市盈率“回归”到20倍的水平,这可是“窗口指导”时代特有的印记。再如老股转让大幅减少,一些此前预披露时欲转让老股的公司在“大势”面前不得不“删除”这一选项。还有发行人基本上都是按需融资,其发行价格无须询价就可测算出来。

    然而,自17日四家公司披露发行价格与申购时间后,昂首向上的股市开始出现下跌。以上证指数为例。股指17日下跌0.92%,18日下挫0.54%,19日则大跌1.55%。股谚云,利空出尽是利好。为何在“利好”面前,股指非但没有上涨,反而因连续下跌产生了虹吸效应呢?

    新股发行出现虹吸效应此前亦出现过。应该说,此次新股发行开闸,股市再现虹吸效应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A股市场必然会出现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恐新症”仍然存在。从以往的经验看,只要新股启动发行,牛市行情时股市会虚势迎新,行情低迷时则直接以股指下跌作为代价。虽然今年新股发行数量已经“被确定”,但新股IPO毕竟是从市场中“抽血”。无论是出于资金面上的压力,还是对后续行情的顾虑,股指下跌其实都显得很正常。周五四新股中签率公布,其网上网下冻结资金高达3800亿元,这显然不是小数目。而从媒体报道上看,诸多机构纷纷抛蓝筹打新股,A股正呈现出全民打新的态势。

    其二,A股市场素来都有“打新”与“炒新”的情结,逢新必炒已成市场的一大投资文化。今年一月份48只新股上市,就曾遭遇到投资者的疯狂“打新”与炒作。时隔4个月之后新股发行再次开闸,定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更何况许多投资者求“新”若渴,受资金与市值配售规则方面的限制,投资者通过卖股票筹集资金进行打新也很自然。当众多投资者卖股“打新”时,股价下跌会推动股指下滑。

    其三,与此前以及今年1月份新股高价发行相比,相对而言此次10家新股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并不算太高。也就意味着中签新股后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这才是众多投资者纷纷打新的最根本原因。毕竟,按照这批新股的发行价格,中签后的收益远远高于风险。既然存在“无风险套利”,既然资本都是逐利的,投资者热衷于“打新”也就不奇怪了。

    尽管新股发行市盈率降下来了,尽管年内也只有百家公司发行上市,但新股发行毕竟是一种“抽血”行为,而且,鉴于逢新必炒的市场特性,这些新股上市后,也会吸引资金进行炒作,那么,当市场对新股给予更高的关注度,以及投入太多的资金时,其它个股的表现就会受到影响。其实,这是市场上另外一种虹吸效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