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之弦不能松

(2013-09-12 08:05:43)
标签:

素质

真相

致命一击

股市场

股市

股票

        2011年9月初,时任诺基亚CEO的史蒂芬?埃洛普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诺基亚未来不会被微软收购,并声称诺基亚会保持独立地位。但事实却与这位CEO开了个“玩笑”,两年之后,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的重磅消息震动了业界。

        想当年,诺基亚是何等的风光。2007年还是如日中天的公司,在历经巨额亏损、大幅裁员等风波之后,最终只能“寄人篱下”。相对于被全球著名企业微软收购,不幸的诺基亚又是幸运的。不过,诺基亚盛极而衰的历程,在引发业界惊叹的同时,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其实,A股市场中亦不乏“盛极而衰”的公司。去年7月份,贵州茅台曾创出历史性高价266.08元,而目前其股价已跌破150元的整数关口。因为今年上半年中报差强人意,9月2日贵州茅台甚至罕见地跌停。股价的大幅下跌,在导致投资者财富巨额缩水的同时,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其投资者,都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自去年以来,贵州茅台历经了“塑化剂事件”的洗礼,接着又遭遇到高层严控“三公消费”和“禁酒令”的举措,其股价开始实现价值回归。虽然今年5月份股价产生一波反弹,但最终不敌业绩的下滑而“随波逐流”。不仅今年以来频创新低,更创出近三年来的低点。而且,照此态势,贵州茅台股价要实现“咸鱼翻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贵州茅台曾是A股市场的一面“旗帜”,更是价值投资的典范。其股价的陨落,在给价值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课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看清了其此前业绩高速增长的真相。事实上,“塑化剂”事件并没有打倒贵州茅台的股价,而严控“三公消费”与“禁酒令”才真正给予致命一击。因此,贵州茅台此前业绩所谓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建立在“三公消费”之上。毕竟,以贵州茅台产品超高的价格,并不适合大众消费。

        诺基亚被微软收购、贵州茅台跌下神坛,两者表面上看风马牛不相及,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即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如果公司本身存在问题(或许此前没发现),最终会有付出代价的一天。这也在警示我们,鉴于A股市场的现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之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可以说,自诞生以来A股上市公司质量就一直无法令人满意。不说盈利能力差与回报投资者能力差,仅仅包装粉饰造假上市问题,就让市场有不可承受之重。像绿大地、万福生科这样的造假企业居然也能“跻身”于资本市场,像立立电子、胜景山河、广东新大地等也想混进股市,类似公司对市场趋之若鹜的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制度建设上存有漏洞与监管的缺失与缺位。如此背景下,又如何能够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

        监管部门常常只能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挂在嘴边而无法付诸实施,一个重要原因是A股上市公司质量整体上不高。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除了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之外,其人员素质的提升等亦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