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中铭
曹中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8,417
  • 关注人气:8,8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宏宝资产重组背后是否有猫腻?

(2013-09-09 09:35:19)
标签:

必然

笔者

五人

上市公司

法律责任

股票

        8月份的股市“明星”不是卷土重来的创业板,也不是火爆上涨的手游概念股,而是此前名不见经传以生产五金工具作为主营业务的江苏宏宝。受长城影视借壳消息的刺激,8月9日复牌的江苏宏宝,连续12个涨停“一气呵成”,“先知先觉”者因之赚得盆满钵满。

        资产重组作为市场永恒的主题,往往能够激发市场的“投资”热情,江苏宏宝的走势再现了这一幕。而且,只要上市公司有资产重组的消息公布,均会引起股价的剧烈波动。如果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的纰漏,一切均按部就班地进行,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江苏宏宝资产重组的背后,显然没有如此简单。

        因为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江苏宏宝从今年5月13日到8月8日一直停牌。在江苏宏宝发布的重组预案中,披露了截至4月30日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与一季报相比,名单上的最大变化是“蝶彩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持股250.06万股位列第四大股东。而半年报显示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又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包括徐仁奎在内的五名自然人股东现身其中,且五人累计持股567.85万股。

        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出现变化很正常,但“蝶彩1号”与五名自然人“晋身”为江苏宏宝的股东,却很难用“正常”来解释。一方面,资料显示,“蝶彩1号”成立于今年的4月1日,产品推广期只有3月13日和14日两天。“蝶彩1号”的研究顾问为蝶彩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其主要从事并购的财务顾问和并购基金等业务。4月1日成立,随即精准地“潜伏”于江苏宏宝中,然后是上市公司停牌——复牌——暴涨,“蝶彩1号”完美地演绎股市中的暴富神话。另一方面,从5月1日到5月10日,中间仅有七个交易日。也就是在这短短的七个交易日中,五名自然人股东纷纷潜入,在时机上显得非常的“微妙”。而且,这些投资者的精准增持,难道都是巧合?

        当然,包括“蝶彩1号”与五名自然人股东是否涉嫌内幕交易需由监管部门通过调查来确认。但是,在江苏宏宝身上,发生着精准潜伏、上市公司停牌、复牌股价暴涨的故事,却让我们频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一切“顺理成章”的背后,江苏宏宝的资产重组是否隐藏着猫腻呢?

        其实,这并非江苏宏宝欲首次实施资产重组。早在2009年7月份,江苏宏宝曾停牌并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在其重组预案没有披露前即早早复牌并终止重组进程。虽然当时公司表示由于方案涉及各方切身利益,磋商后未能达成一致导致重组夭折,但真相却是因为重组方出现内幕交易行为。

        既然江苏宏宝的股东名单与股价均出现异动,那么监管部门就应该有严查。如果其中存在内幕交易行为,必须实施严惩;如果没有,也可以还上述股东一个清白。此外,鉴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消息公布前股东名单与股价频现异动的现象,建议对相关的制度进行修改。

        如根据现行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占本次重组总交易金额的比例在20%以上的交易对方因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内幕交易行为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上市公司应当终止重组进程,进入行政许可阶段的,中国证监会终止审核。该规定的漏洞在于,如果非上述对象涉及内幕交易,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不会受到影响。

        笔者建议,如果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消息公布前股东名单与股价出现异动,说明相关消息可能“被泄漏”。此时,监管部门应该立即暂停其重组进程,并启动核查程序。如果存在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一律“杀无赦”。若此,江苏宏宝的财富故事或许就不会重演了,或许也不会有那么多“大鳄”提前潜伏其中了,因资产重组引发的内幕交易必然会减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