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业资本能否为股市带来积极变化?

(2012-09-14 08:03:27)
标签:

财经

欧洲

产业资本

a股市场

宝钢

股票

        对于投资者而言,今年的股市无疑又是“黑色”的。特别是从5月份开始,具有“风向标”之称的上证指数便处于绵绵下跌之中,期间甚至连像样的反弹也没有。而且,2009年以来的低点不断被刷新,2100点的整数关口亦被轻松洞穿,市场上又一次打响2000点“保卫战”。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投资者遭遇到惨重的损失。

        股指新低不断,毫无疑问有大小非疯狂减持的一份“功劳”。但在股指持续下挫过程中,产业资本的态度却正悄然发生变化。一是大小非减持开始放缓。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大小非公告净减持额合计为16.88亿元,较7月份环比减少52.10%。二是增持市值大涨。8月份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市值共计19.80亿元,比7月份增加11.44亿元,增加幅度为136.84%,涉及上市公司104家。这说明,已经行动起来的上市公司并不少。三是宝钢推出不超过50亿元回购股份的方案。尽管宝钢之后还没有“后来者”出现,但回购股份方案的出台,至少开了一个好头。

        从开始惜售到增持市值的猛涨,再到宝钢的回购方案,产业资本对股市态度上的积极变化是很明显的,从另一个方面也间接说明当前个股股价已跌至非常低的位置,也说明诸多公司的股价被市场低估或错杀了。而更重要的是,产业资本的积极变化,更是向市场发出了积极的信号。

        毋庸置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已经“靠边站”了,产业资本才是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尽管如此,产业资本也仅仅只是发出信号而已。至少,其还无法有效地带动大盘,并走出一波向上的反弹行情。

        虽说中国GDP增速下降,但在全球仍然属于高增长国家。但为什么A股市场的表现不如曾深陷金融危机泥潭的美国,甚至亦被债务危机阴霾笼罩的欧洲股市远远抛在身后呢?为什么我们的市场总是演绎着“牛短熊长”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问题无疑还是出在股市本身。因此,即使产业资本再积极,就当前的市场格局而言,也同样难以实现“咸鱼翻身”。即使这样,对于产业资本的积极变化,投资者还是有必要予以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