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O频现空窗期透出什么信息?

(2012-08-16 07:23:51)
标签:

财经

中国

新股发行

空窗

a股市场

股票

        根据IPO审核工作流程,在发审会召开5天前证监会将发布公告。然而,上周证监会并未发布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有关企业IPO申请审核的会议公告,表明继上周之后,本周主板、创业板发审委首次公开募股(IPO)审核再次出现空窗期。

        其实,不仅新股发行审核出现空窗期,IPO预披露也步入了空窗期。截至上周五,已有25天没有新的招股书预披露,这在此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却是事实。另一方面,新股发行在8月份有放缓的迹象。如5月份发行新股25只,6月份为15只,7月份发行20只,从监管部门的发行安排看,8月份只有10只新股发行。发审委新股审核与IPO预披露频现空窗期,8月份新股发行又出现“缩量”,一切的一切,显然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近几年的A股市场可谓一片狼藉。2010年、2011年A股连续两年“熊霸全球”,今年走势同样糟糕。而且,具有“风向标”之称的上证指数还创出2009年以来的新低,所谓的“钻石底”也被洞穿,投资者亦遭受到惨重的损失。但新股发行却如火如荼,股市表现最“熊”而上市公司的“圈钱”却仍然疯狂,并且常常位居全球首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上要求新股发行暂停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

        但是,对于市场的呼吁,监管部门却认为,发不发新股由市场说了算、由市场决定,把“市场化发行”作为“挡箭牌”,而像“停发新股也并不能对市场环境有实质性改善”、“停发新股对提振二级市场的作用有限”等论调也不断见诸报端。

        虽然预披露出现空窗期或许存在发行人需要补充半年报的情况再进行预披露的情形,但主板、创业板发审委是否会出现空窗期,以及8月份新股IPO放缓完全由证监会掌控,这却是不争的事实。监管部门虽然一直声称新股实行“市场化发行”,但A股的“市场化发行”有名无实。不仅表现在新股IPO需要过行政审批这道坎,而且,过会企业发行新股还需要监管部门的批文。哪家企业可以发行,什么时候发行,基本上由监管部门说了算。如去年早已过会的陕煤股份、中国邮储等“巨无霸”至今也没有启动发行程序,即是最有力的证明。IPO频现空窗期,其实已经掀开了A股市场化发行新股这块“遮羞布”。

        尽管在新股发行这个问题上,监管部门言必称“市场化”,但空窗期的出现,表明其开始进行“微调”。今年股市的持续走低,市场中不乏要求监管部门“救市”的声音,而7月底开始出现的IPO空窗期,再加上8月份新股发行的放缓,更应该被解读为监管部门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向市场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事实上,这也是IPO空窗期透露出来的最重要的信息。毕竟,如果投资者没有信心,即使监管部门无论如何力挺蓝筹,股市也不会有任何的起色。而作为投资者来讲,对如此信息显然不能忽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