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金限制大额申购到底为哪般?

(2011-06-28 15:33:27)
标签:

财经

申购

双汇

基金公司

业绩

股票

       
        近期,由于受双汇“瘦肉精”这一突发事件影响,多只基金开始限制基金大额申购、转换。这不禁让许多人感到疑惑,特别是像持有双汇较多的基金,因为有大额的申购才会使得其持有的双汇得以减仓。然而经过仔细分析发现,正是此时限制大额申购才能保护持有人的利益,也可以看出该基金准备铆足干劲拼业绩的架势。
                            

        基金作为一种日益被人们接受的投资理财产品,本身就有较好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因为受到单只股票仓位的制约,某一只股票的价格变动对于基金净值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像这次一些投资者甚至包括一些机构投资者在基金遭遇临时突发事件时候的逃离,确实显得“不够淡定”,而他们的“不淡定”也给基金操作造成较大的难度,进而损害了众多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而当事情虚惊一场般尘埃落定,风险得到释放,这些前期撤出的投资者又想乘机回补,实现套利。且先不论套利是否划算,单说份额突然的大幅增加就明显会给基金操作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我们都知道,当基金遭遇大额申购时,会增加现金的持有规模,降低基金股票资产的仓位,份额的快速增长会稀释了投资收益,影响基金的业绩。若再算上赎回成本和再买入的成本,只能让人觉得是意义不大的“瞎折腾”。

 

       对于遭受突发事件袭击的基金而言,限制大额申购也可以有效保护与基金“共患难”的持有人的利益,在防止基金规模和份额大幅波动同时也不妨碍中小投资者对基金的申购,不仅给基金管理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同时也是基金公司对于基金中长期投资业绩负责的行为。接下来就在分析业绩方面的问题。
 
       基金业历来有规模和业绩相背的说法,历史上多只冠军基金在大规模扩张后业绩销声匿迹也是证明。而一些封闭式基金规模稳定,基金管理人操作上更加方便,从中长期来看,其投资业绩也相对较为出色。就拿基金行业内排行老大的华夏基金来说,旗下的华夏大盘等基金都是暂停申购,想买也没法买。

       
        限制大额申购对基金公司本身的盈利是一件不利的事情,因为限制大额申购从本质上说就是限制了基金的份额扩张和资产管理规模扩大,减少了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的来源。但其实对于相关基金来说,却是令人期待的好机会,这可是准备蓄势待发又卧薪尝胆的姿态,对于那些长期业绩表现优秀、基金经理又靠谱的基金来说,业绩表现更是让人期待。就拿这次处在风口浪尖的兴全全球视野来说,在调整了双汇净值等动作之后到现在的表现来看,净值在这事件上没什么大的变化。再加上现在规模变小,同时又限制大额申购,让基金经理得以稳定的操作,看来对于业绩表现有理由期待一番。

       
        所以说,限制大额申购这事其实也很好理解,基金公司本着最持有人利益负责的态度,哪怕是在规模上面牺牲一些自己的利润,但若借此机会能够把业绩做好,让持有人赚到钱,赢得持有人的口碑,何乐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