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中铭
曹中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8,417
  • 关注人气:8,8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招商证券上市首日的糟糕表现说明了什么?

(2009-11-20 08:20:30)
标签:

基金

理财

招商证券

ipo

发行价

股票

    招商证券本周二挂牌上市,留给中签者更多的是失望。

 

    以31元高价发行的招商证券,开盘价为“可怜”的35.01元,涨幅仅仅只有12.94%,盘中最高涨幅为15.16%,两者均创出今年新股IPO以来的最低。不仅如此,其收盘价对应发行价的涨幅也只有8.42%,中签投资者连一个“涨停板”也没有享受到。

 

    早在招商证券发行时,其56.3倍的发行市盈率、31元的发行价格就广遭诟病。针对投资者“恶意圈钱”的质疑,招商证券的相关人员予以严词否认,并表示招商证券已刊登了特别公告,参与申购的投资者需认同发行人的投资价值,并愿意分享发行人未来的发展成果,认为发行人定价过高或恶意“圈钱”的投资者应坚决避免申购。

 

    无论是否刊登了特别公告,参与申购的投资者是否认同其投资价值,招商证券都难逃“圈钱”嫌疑。在“新股不败”神话频频上演的A股市场上,即使招商证券的发行价格为32元/股,笔者相信其同样会遭到投资者的“热捧”。这早已同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无关,而是由A股市场逢“新”必炒的投机氛围所决定的。

 

    其实,在招商证券确定发行区间之前,大部分机构认为其合理发行价应该在25元附近,但最终的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26元-31元,而31元的发行价上限也超过了主承销商瑞银证券给出的30.4元上限,也导致招商证券的融资额跨越100亿元大关。

 

    招商证券的发行,重复着新股IPO的“寻常”一幕。上市公司以融资额的最大化为目标,保荐人以追求发行价的“最高”为己任,而毫不顾及到其时的市场环境与承受能力。但是,在上市公司与保荐人实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剩下的就只有“一地鸡毛”了。

 

    应该说,招商证券挂牌首日的糟糕表现,与其发行价格过高不无关系。而其首日不足10%的涨幅,或许也说明了参与者的理性。但也应该看到,理性之中也存在着“倒逼”的成分在内。

 

    近期的股市行情堪称火热,而在火热背景下挂牌的招商证券,奉献给其中签者的,也就是8.42%的涨幅而已。令笔者感到疑惑的是,如果目前的市场步入调整,招商证券是否会跌破发行价呢?如果到时候真的跌破了发行价,上市公司仍然会认为其高价发行不是“圈钱”吗?或者是因为投资者“认同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而必须承受的结果?

 

    市场更像一面“镜子”。新股IPO是不是“圈钱”,发行价格高不高,不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否认或否定来“鉴定”的。是“骡子”还是“马”,拉到市场上遛遛便可知晓。显然,招商证券首日的糟糕表现,早已说明了一切。

 

    事实上,招商证券的高价发行仅仅只是今年新股IPO以来的一个缩影罢了。失去了“窗口指导”的市场化发行,已经蜕变成了上市公司大肆高价发行新股的“抢钱”游戏。这不仅是所谓的“市场化发行”的悲哀,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悲哀,更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