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暴跌“蒸发”掉投资者的信心

(2008-11-05 08:40:57)
标签:

财经

理财

a股市场

大月

平均市盈率

亚太地区

股票

    10月份的全球股市一片狼藉!

 

   截止今年10月,具有“风向标”之称的上证指数已经创出1664.93点的年内新低。沪深股指在10月份亦纷纷刷新下跌纪录,其中,沪指下跌24.63%,创14年来最大月跌幅,深成指也创下自1991年8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覆盖亚太地区主要市场的MSCI亚太指数10月份的累计跌幅扩大达19%,为该项指数创立21年来的最大月跌幅。与此同时,覆盖23个发达市场的MSCI世界指数10月累计跌幅达到20%,为该指数1970年开始编制以来最大跌幅。

 

    有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这显然不是个小数目,除了国有、民营大股东以及机构投资者同样遭遇损失之外,最惨的恐怕还是那些将自己血汗钱拿出来投资的中小股民了。

 

    市值蒸发掉24万亿,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帐: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但是,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股市的暴跌中被蒸发掉了。

 

    此次股市自去年6124点以来的暴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去年的火爆行情,曾导致市场泡沫横飞,沪深两市6100点之上时的平均市盈率超过70倍,早就将2001年2245点时的66倍平均市盈率远远地甩在后面。也正因为市场产生了巨大泡沫,才有一个估值回归的过程。因此,上摸历史高点之后的下跌,其实早就在意料之中。至于说其调整幅度过大,则由于其它因素使然。其次,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在欧美及亚太地区引起了连锁反应,并波及到证券市场,下半年以来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三,大小非问题是A股市场的一道坎。尽管今年4月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以规范大小非的减持行为。但是,大小非的套现却呈现出有增无减之势,而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并不能有效抑制大小非套现的负面影响,况且,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一手搞增持,另一手却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大肆减持。

 

    股指的持续下跌,导致3000点时救市已成过眼烟云;9月18日的三大利好,同样没能阻挡股指创出新低。1800点的“政策底”被无情洞穿,至少说明此次的救市举措还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事实上,股指暴跌,在蒸发掉24万亿市的同时,也“蒸发”了投资者的入市信心。一个不能带来财富效应的市场,是无论如何也吸引不了投资者的,更甭说那些还游离于场外的潜在投资者了。

 

    当金融危机已经扑面而来,当市场的信心已跌至低谷,当前期的救市措施还不能有效提振整个市场信心的时候,该需要我们深刻地反思了。为什么监管层全力救市,而市场却仍然无动于衷?为什么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跌至14倍的低谷,还不能吸引资金进场“抄底”?为什么A股市场从前两年的最牛很快就转变为今年全球资本市场的最熊?

 

    股市出现暴跌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资者信心的丧失殆尽;可怕的是,由虚拟经济的风险传导至实体经济上;更可怕的是,A股市场虽然经历了股改,全流通的大幕也已拉开,却一次又一次地在大起大落中轮回。

 

    说到底,A股市场利益分配机制的失衡,才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而在股改后,此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小非被认为是股市暴跌的“罪魁祸首”,不仅仅只是指大小非的抛售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更主要的是,成本极低甚至已经是零成本的大小非,在蚕食着A股市场的躯体。何况,其套现行为无一例外均以获暴利而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