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防止泡沫的产生,到今年的防止反向泡沫,A股市场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困境。
去年上半年,低价股与题材股行情风起云涌,短期内股价翻番的个股比比皆是,也在市场上制造出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但好景不长,财政部的一声“半夜鸡叫”,彻底击碎了诸多中小投资者的致富美梦。股指的巨幅下跌,其实是以投资者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并且,以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下半年了更进一步吹大了股价泡沫,事实上也为今年的持续下跌埋下了伏笔。
毫无疑问,维护股市稳定已经成为今年特别是下半年的主旋律。由美国次债危机、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以及大小非的无序抛售导致的股指暴跌,演绎出A股市场的一个又一个之最。自6124点以来,上证指数最高跌幅高达58%,并且还是在短短的八个月之内完成的,也意味着A股市场已经崩盘;而且,超过近18万亿市值的缩水,将四年多大熊市时的万余亿市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显然,在如此暴跌的“洗礼”下,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并没有逃过厄运。
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指导意见》,与形同虚设几乎无异;降低印花税救市,也仅仅只是达到昙花一现的效果。这些纠偏式的救市举措,没有真正起到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作用,相反,倒成了某些“先知先觉者”提前开溜的绝好时机。
4000点、3500点、3000点均无声而破,所谓的“政策底”终究没有变成“市场底”。并且,这些整数关口无疑将成为今后股指反弹的重要阻力位。更甚的是,上证指数最低时被无情地打至2566点的位置。
在股指大跌的背景下,救市其实已是时不我待。境外市场中的美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政府,在其市场出现了严重问题时,几乎都采取了相关措施维护市场的稳定。如越南市场中,其相关部门不仅停止了新股IPO及再融资,更推出了平准基金直接干预市场,其股指也由最低点反弹了30%左右。美国则更不用说了,从次债危机开始,美国政府又是向金融机构注资,又是提高基准利率,日前还限制市场的“裸沽空”行为,并且还将这一禁令扩展至所有的股票中。
国内市场中,新华社罕见地在16年后再次发表了《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另外也在一月之内有多篇关注股市的文章面世;人民日报也同样力挺股市,不仅进行了连续的报道,更用一整版篇幅探讨股市问题,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一文中,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市场进行剖析,维稳的意图不言自明。然而,这些空谈式的维稳并不能从根本上提振整个市场的信心,毕竟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已不再是曾经“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小儿科”了。
维护市场稳定,不仅是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希望,监管层更是责无旁贷。但是,维稳过程中,市场还是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中国中建因“特批”而顺利过会;光大证券巨额IPO亦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现在只等证监会的一纸上市批文;中国南车同样毫无悬念地拿到了入市的“通行证”,并且,其在昨日晚间发布了招股意向书以及A股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首次公开发行的初步询价及网上、网下申购即将启动。
奥运前夕,维稳的关键时刻,中国南车“横空出世”,确实让市场大感意外。况且,中国南车新股IPO发行规模达30亿股,融资金额并不是什么小数目,其对市场的影响可想而知。
显然,在市场一片期待稳定的声音中,类似中国南车的杂音不宜出现。反过来讲,既然一方面欲维稳,另一方面又有杂音搅局,亦不利于市场的和谐。此种“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维稳,只能导致股市在夹缝中生存,实际上从侧面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不利于市场的真正稳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