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融资考核指标就应该是高门槛

(2008-07-14 07:32:3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基金

财经

投资收益

损益

门槛

股票

                      2008-07-12《每日经济新闻》

 

    据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正酝酿将上市公司股市投资收益重新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此次主要新增6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其中包括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等。

 

    沪深市场2007年度报告显示,除九发股份、*ST威达以外,按加权平均法计算,1574家上市公司去年平均摊薄每股收益为0.42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38元。另有权威报告显示,上市公司2007年度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52%,主要得益于其实现投资收益高达2500多亿元,该投资收益占到利润总额的18.7%。无论是非经常性损益在每股加权收益中的占比,还是投资收益占总利润中的比重,可以说比例都不算低。

 

    而在目前新股IPO、上市公司再融资以及T簇公司摘帽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如果扩大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范围,特别是对那些靠投资收益等手段粉饰报表的上市公司(券商等公司除外)而言,在剥离了这一部分之后,其实也是剥夺了这些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机会。而且,将投资收益重新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也无形中提高了融资的门槛。

 

    股市投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那些通过二级市场套现的一次性买卖来说更是如此。但上市公司必须以主业为重点,只有逐步做好主业,上市公司才能发展壮大。投资收益或许可以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一次“华丽”转身,然而不可能长久,而上市公司却可能借助于投资收益的增长满足融资或再融资的条件。

 

    融资门槛低早就为市场所诟病。股改启动后的大牛市行情,股价大幅上涨,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事件简直多如牛毛,其中就不乏浑水摸鱼的滥竽充数者。依靠投资收益增厚业绩实现再融资,这不仅对投资者不公平,也对其它上市公司同样不公平。

 

    因此,有必要提高融资的门槛。一方面可以将那些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挡在门外,将那些不具备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拒之门外,与此同时,也无疑将使利用资产重组大玩数字游戏的T簇公司现出原形。

 

    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其实应该向主业业绩优良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倾斜,这不仅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需要,也是市场发展的根本诉求。优化资源配置离不开融资高门槛这一环节,否则,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A股市场的融资门槛在提高之后又出现了降低的迹象。如原先规定的再融资条件中,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已降低至6%,此举也为诸多上市公司打开了方便之门;前两年中上市公司热衷于定向增发,主要是由于定向增发存在程序简单、费用低廉、易于成行等特点,其实也是门槛较低的缘故。

 

    实际上,国内证券市场之所以弊端频出,胆敢以身试法的违规者不断出现,就是因为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存在缺陷与漏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证监会重新界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不仅仅只是提高了企业融资(新股IPO)、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门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制度建设上的进一步完善。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148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