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摘牌”的是市场中的不公平

(2008-06-18 08:08:43)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证券

理财

南航

权证

券商

股票

    南航认沽JTP1带给市场与投资者的是一场噩梦。

 

    6月13日,南航JTP1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以凄惨的方式谢幕。这个为创设券商创造了巨大的利益以及为投资者带来巨额亏损的股改畸形儿,没有逃脱归零的宿命。但是,关于南航JTP1的话题却并没有因为其摘牌就此结束。而且,南航JTP1留给我们的则是沉重的思考。

 

    南航JTP1是股改权证,本应由参与南方航空股改的投资者分享。实际上,该权证最终演变成了诸多券商的饕餮大餐。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券商创设南航权证的收益高达150亿元左右,而这些收益来自于券商对于散户投资者的赤裸裸的掠夺。如果再考虑到交易费用的因素,显然散户的损失远远不止150亿元。

 

    允许券商创设股改权证,监管部门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券商没有参与股改,却在分享着股改的收益。券商的创设过程,其实也是监管部门向其利益输送的过程。虽然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实验室在其发布的《创设机制与我国权证市场定价效率研究》中认为,创设机制对抑制极端供需失衡现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缺乏其他有效手段等情况下,创设机制是提高权证定价效率必不可少的。但话说回来,既然南航JTP1行权的概率极小,也就意味着其一钱不值,归零是迟早的事,那么还奢谈什么“提高权证定价效率”呢?而且,创设对于“抑制极端供需失衡现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值得商榷。南航JTP1最初流通量只有14亿份,而其创设总量达到了123.48亿份,是初始发行量的8.82倍,是排名第二的招行CMP1创设总量的2.75倍。这样的天量创设到底是抑制供需还是利益输送已经不言而喻。

 

    反思股改中的认沽权证,事实上没有几家具备行权的机会,除非投资者跟自己的利益过不去。而券商正是看到了创设后根本上就不存在行权的条件,才敢于天量创设,并最终完成了一轮抢劫的过程。

 

    针对南航JTP1的天量创设,市场上也是一片质疑与反对之声,也有投资者联合起来前往中国证监会讨说法,然而并没有产生多大实质性的效果。上交所在回应南航认沽质疑时也仅仅只是作了不痛不痒的调整:创设南航认沽需提前一个交易日公告,创设券商不得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创设的权证。这些措施本质上已经无济于事,因为到了今年4月份之后,已基本上没有券商创设该权证了。

 

    南航认沽谢幕了,但市场上其它权证并没有谢幕。南航认沽即将摘牌,但市场上的不公平并没有“摘牌”。事实上,目前最该“摘牌”的正是市场上的诸多不公平。南航认沽仅仅只是A股市场不公平的一个缩影罢了,只不过此种缩影太露骨,经不起任何的推敲。

 

    南航认沽是股改的产物,是上市公司为了逃避对价或少付对价的产物。回头看,股改时两大流通股东所对付的对价合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从今年以来大小非的大量抛售得到了印证。如果当初上市公司能够提高对价水平,或许目前大小非对于市场所造成的压力也要小得多。如果上市公司南方航空能够以股票的方式支付对价,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创设产生,也就不会有由该权证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了。

 

    市场上的诸多不公平,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侵蚀着资本市场的躯体。那么,所谓的“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特别是南航创设是由制度所衍生而来,因此,中小投资者在南航JTP1上的损失,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建设的大倒退。不仅毫无公平可言,并且还造就了新的不公平,这无疑是整个市场的悲哀。

 

    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大盘出现深幅调整,股指下挫已超过50%,重新提振投资者的信心,真正维护市场的稳定时不我待。此时,市场的公平更显得必要。南航认沽摘牌了,市场中的各种不公平同样需要一个一个地“摘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