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ZYP1正在走向价值回归之旅。
中集ZYP1最后交易日为今年11月16日,行权起始日为11月19日,行权价格为10元。以中集集团目前27元左右的股价,要想在短短的时间内股价跌至10元,除非发生重特大利空,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也就是说,中集ZYP1已是废纸一张,归零的命运将无法避免。
废纸归废纸,但置身其中的资金则不甘寂寞。9月25日、10月25日这两个交易日,中集ZYP1均出现异动,结果都招致深交所的三次临时停牌。特别是10月25日,针对“时日无多”的中集ZYP1,深交所发布通知称,从2007年10月30日起到11月16日,对该权证实行涨幅限制,不实行跌幅限制。对一只交易标的物出台规定,这是前所未有的。此事实也从侧面说明,市场炒作权证的疯狂程度以及炒作权证本身所面临着的巨大风险。
炒作权证的风险是毋庸置疑的。今年5月30日,监管层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市场出现剧烈震荡,而包括钾肥JTP1、中集ZYP1、五粮YGP1、华菱JTP1在内的四只认沽权证则群起躁动。从5月30日至6月15日短短的13个交易日,这四只权证涨幅巨大,丝毫不亚于此前蓝筹股的优异表现。其中,钾肥JTP1、中集ZYP1、五粮YGP1、华菱JTP1的涨幅分别超过7倍、6.5倍、5倍、5倍。
尽管如此,在此期间参与这四只权证炒作的投资者也并非个个满载而归。统计资料显示,参与交易的96.94万个账户中,亏损比例仍高达36%,亏损金额达20.75亿元,每户平均亏损了近6000元,其中亏损最多的一个账户损失了840万元。而在其后的下跌行情中,投资者的亏损更加严重。除了钾肥JTP1于6月22日到期外,6月18日至7月20日中集ZYP1、五粮YGP1、华菱JTP1三只权证平均下跌62.09%,这段期间参与交易的93.21万个账户,有70%亏损,亏损金额达72.71亿元,每户平均亏损1.11万元,其中亏损最多的1个账户损失了1246万元。
上市公司不是什么“活雷锋”,更不是什么慈善家。其“无偿”派送给投资者的权证,其实都是作为股改对价的形式出现的。上市公司因之或少送股、派现、转增,如盐湖钾肥;或仅仅只派送权证,其他的则一毛不拔,如中集集团。但如果上市公司在股改时能够足额支付对价,那么投资者将无法参与上述权证,亏损的情形也就不会发生。
中国证监会为了活跃市场推出金融衍生品种的用心不容置疑,但如果类似金融衍生品种不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相反却导致投资者亏损,至少笔者以为是值得商榷的。而且,在一个制度建设还不健全与完善,还存在诸多漏洞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事实上,包括中集ZYP1在内的三只认沽权证最终价值归零已无任何悬念,那些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亏损亦成定局。而问题则在于,为什么一钱不值的权证能够冠冕堂皇地挂牌交易?而资料显示,目前参与权证炒作的95%
以上都是中小投资者,在这场权证闹剧中,除了上市公司成为其中的获益方之外,到底还有谁是利益悠关方呢?
或许南航JTP1能够说明其中的问题。南方航空股改时,上市公司大股东累计向流动股股东派送了14亿份欧式认沽权证。由于券商可参与南航JTP1的创设,目前该权证最新流通份额超过118亿份,亦即券商创设的份额是原先流通份额的7倍多。南航JTP1在上市第四个交易日创出高点之后便一路走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券商创设该权证的大规模上市交易,券商倒是赚得盆满钵满,可中小投资者则亏损累累。
中小投资者参与权证炒作出现亏损的缘由不言自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此种利益输送的状况不得到彻底的改善,休说是完善市场机制,就连监管层常常挂在口头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承诺亦会变成一句空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