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空牛市或不再是风险

(2007-05-20 22:19:20)
踏空牛市或不再是风险 

    4000点毕竟不是2000点、3000点。

 

    近期股市同样保持着强势,但另一方面关于股市泡沫论、危险论等论调又有重新抬头的迹象。QFII在减仓并大肆唱空、社保基金在减仓、作为A股市场主力的证券投资基金亦在调整仓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外大投行也在警示市场风险。与此同时,证监会发布通知,要求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目前的牛市,到底会何去何从呢?

 

    有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开户数为478.7万户,超过了2005、2006两年加起来的总和。这一势头在节后并没有减缓的迹象,截止5月14日,沪深A股开户数已连续五日超过30万户。一季度以来市场的增量资金中,个人资金与机构资金的比例达到了2∶1。而目前散户的持股市值占比则达65%-70%左右;4月份,有80%的成交量是由散户完成的,机构只占可怜的20%。

 

    没有人会想到牛市来得如此迅猛,也没有人知道会持续得如此长久,中间居然连调整都“省略”了。股改前,前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曾说:“投资股市有风险,不投资股市风险更大!”看来此话当是中国股市诞生以来最牛的股评,比那些所谓的高级分析师、夸夸其谈者强过百倍。

 

    但是,伴随着牛市的高歌猛进,市场风险正日益积累却是不争的事实。与去年相比,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大幅走高,尽管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高增长,但其动态市盈率亦不低。是在狂热中继续飙升,亦或牛市低下其高昂的“牛头”,没有人知道。

 

    特别是节后以来,低价股行情风起云涌,曾经在市场中呼风唤雨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似乎已被散户“边缘化”,其价值投资理念被打入了“冷宫”。客观地说,在场外资金大举而入的背景下,股指的强势更多来自于散户的群体性合力。

 

    “全民炒股”时代又一次到来,而且比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99年由网络股引爆的牛市行情,同样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加盟。但大浪淘沙,至今又有几人安然“健在”?许多投资者不是被牛市“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就是彻底地与股市永别。

 

    目前的股市是中小投资者与机构的对决时代,也是散户时代。散户时代的特点就是市场的“羊群效应”非常明显,追涨杀跌成为主旋律,这其实是一种危险的景象。但是,市场的财富效应却导致许多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股民将风险置于脑后,只看到“钱景”,丝毫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熊市有风险,牛市中同样存在风险,而牛市决不是每一位市场参与者的盛宴,去年有30%的投资者与此盛宴无缘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说在牛市起步时踏空意味着“风险”的话,那么,当股指处于高位时踏空则不再是风险了。没有只跌不涨的熊市,也不会有只涨不跌的牛市。如果每一位投资者都自认为可以成功逃顶的话,那无异于自欺欺人。事实上,牛市不言顶,也无人知晓顶在何处。

 

    笔者一直以为,无论熊市也好还是牛市也好,防范风险是第一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有一句至理名言:“投资法则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如果投资者不能规避市场的风险,那你就会成为牛市的“祭品”。但资本市场却从来不相信眼泪,市场亦不会同情弱者。保持一份清醒,锁定牛市的胜利果实,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国股市历年的行情证明,每年市场都存在机会,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把握。如果你连本金也保不住,当下一次行情到来时,被市场“踏空”那才是真正的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