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汽联手长丰合资三菱存变局  三菱无意三方合作

(2008-08-13 15:47:19)
标签:

汽车

         广汽联手长丰合资三菱存变局  三菱无意三方合作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汽集团并购长丰汽车的谈判已接近尾声,三菱在华将添新伙伴”,为了佐证结果的真实性,文中提到“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和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乘同班飞机前往三菱汽车总部所在地日本名古屋”。
    那么,佐证材料来源于何处呢?其实就在上周,有媒体已经收到长丰旗下公关公司发来的此类文字,8月6日,一家汽车网站进行了全文刊登:“近日,记者在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班检票处检票时,无意中发现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正在换登机牌。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之前曾传出“将参股长丰”传闻的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排在李建新身后,两人时时交谈几句,换完登机牌后一同离开,看样子是共同前往日本名古屋”,文章还煞有其事的以记者名义致电长丰汽车市场部求证,当然回答也是“不得其言”。
    公关公司炮制这一系列内容的动机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面对上半年销量下滑3%的长丰此刻是真急了,欲与三菱重新成立一家50∶50股比合资公司而不得的长丰,急需要找到新的靠山,而广汽集团无疑是不二人选,炮制消息是为在外部舆论上制造声势,也试图挽回与三菱合资事宜。
    目前,长丰与三菱的合资之路已经走过了四年,早在2004年,三菱就酝酿通过内部增资(目前,三菱持有长丰汽车14.59%的股份)的方式,来扩大在长丰汽车的股权,但受当时政策所限,三菱的这一计划并未实现。
    其后,长丰和三菱确定了双方按50∶50股比重新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的方案,但按照调整后的《汽车产业政策》,长丰和三菱重新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必须同时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即:新合资公司要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自有品牌的车型和独立的发动机公司。
    前两个条件都不成问题,但“独立的发动机公司”却是三菱所不愿意承担的义务,就此二者合资事宜一直悬而未决。
    与此同时,发展势头迅猛的广汽集团一直觊觎全国汽车行业前4名的位置,急需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获得壮大,在该集团的产品板块中,也缺少SUV这样一支生力军,无疑地理位置相近且有着深厚功底的长丰汽车正好可填补这一空白。
    近几个月以来,关于“广汽参股长丰汽车”的消息此起彼伏,那么三菱真的希望与合并之后的新广汽长丰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三菱汽车与长丰的矛盾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没有再合作的基础。今年5月28日,长丰汽车发布公告,定向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9亿元。公告称,募集资金将投入年产3万辆CS7轻型越野汽车技术改造、补充CF2(CS6)技术改造和收购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并增资建设年产2万辆CT5皮卡技术改造三个项目,来自长丰汽车第二大股东的两个董事服部俊彦、铃木道幸对长丰汽车的此次增发案投弃了权票。
    再加上,三菱方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加强与东南汽车的合作,用东南汽车董事长凌玉章的话:“东南汽车可以引入三菱的任意车型生产,也可以全球首发三菱的任何新车”,这件事情在合资企业身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无疑在向长丰示威。
    第二,三菱在华还有一个重要合作伙伴是东安动力,随着新中航即将成立,今后无论是在财力,还是政策上,东安动力都拥有长丰所不能比拟的资源,何况双方此前的合作一直都比较愉快,三菱欲在中国谋求更大的发展,肯定会优先考虑东安动力。
    根据6月26日三菱和东安动力达成的协议,双方计划投资20亿开发年产30万套的自动变速器(4速A/T、5速A/T)。而且,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在合资公司中将占21%的股比。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新的合作意味着今后三菱在华的战略中心开始向中航倾斜,而且在巩固发动机地位的首选之策后,三菱不排除与新中航存在更大范围合作的可能。
    如此一来,与其面对和新广汽长丰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的复杂股权关系相比,三菱或许更倾向于与东安动力合作。
    第三,广汽与长丰合作的形式难定,地方利益将左右合作形式由“收购”变为“代工”。
    由于长丰的军工背景,任何来自外部的并购或入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自1996年便出任长丰董事长的李建新个性极为要强,同样具备这种企业精神的长丰,也绝不会轻易改为他人做嫁衣裳。
    据湖南省经济委员会公开资料,湖南省专门成立了由省长领头的汽车工业化领导小组,出台了发展湖南汽车产业的统一政策。在目前湖南省汽车工业年销售200亿元中,长丰就占50亿元,一旦长丰被广汽收购,这些都将成为空谈。
    有消息透露,目前长丰和广汽确实正在密切谈判,不过双方合作途径可能是“代工”。长丰目前已经完成了二期产能扩张,在和三菱的后续车型没有到位以及自主品牌轿车产量不大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与此同时,广汽无论是广丰还是广本都由于销量旺盛,导致产能不足急需扩张。
    因此,在湖南、广东地理位置靠近的前提下,长丰很可能成为广汽的第二个生产基地。如果最终如愿,长丰不仅解决了产能放空的难题,还为今后的轿车发展带来了机遇。而借助这个机会,长丰依靠广汽这颗大树,也能做大做强,刚好符合湖南省的意思,又没被别人吞并。
    一旦广汽与长丰合作由“收购”变“代工”,三菱与合并之后的新广汽长丰成立新合资公司根本没有实现的基础。 文/ 王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