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过年心态种种
今年春运客流量将首次突破30亿人次。虽然过程艰难,但是过年回家团聚依旧是多数年轻人的首选。大学生、农民工、都市白领,这些常年在外地的年轻人或因为工作原因、或因为经济条件限制,一年到头鲜有回家的机会,渐渐年迈的父母成为他们最大的牵挂。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春节几乎成为不少中国年轻人与父母面对面交流的唯一机会。“吃饭、睡觉、挨父母骂”,中国年轻人在网络上用这三个词总结过年在家可以“享受”的事情,也正是这些事情让他们体会到久违的家的感觉。虽然回家的愿望和期盼如此强烈,但是一些年轻人在期盼中还裹杂着担忧和畏惧。回家就怕父母和亲戚轮番问,问工作,问感情,虽然这种询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长辈们对我的关心,但是我实在对这种关心方式感到厌烦,甚至是畏惧。
由于平常见面机会少,不少父母都把自己积攒了一年的关心和唠叨集中在春节期间倾诉。春节也变成了儿女在父母面前总结一年工作生活的“汇报会”。有网友总结了一份“春节十大毒舌问题”在网上引起年轻人的广泛共鸣,“月收入多少啊?”“有对象了么?”“买房子了吗?”都成为当下年轻人春节回家最不愿意听到的问题。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在婚恋观上和父辈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观念上的不同更是在春节期间集中碰撞。以下是几种典型心态:
1、担心父母过早介绍对象,尴尬。
2、老人唠叨规矩太多,不适应。
3、要跟父母走很多亲戚,别扭。
4、工作事业没什么成就,没面子。
5、回家过年往返盘缠太多,不经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