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移动通信的“掘金”业务
(2011-01-12 21:58:16)
标签:
评论 |
分类: 中国通信业 |
浅论中国移动通信的“掘金”业务
八年前,当来自北欧的通信巨头爱立信和诺基亚将短信业务推荐给中国的时候,坐收每分钟0.4元通话费的运营商曾不惜一顾,但后来为移动运营商赚来第一桶金的恰恰是这个不起眼的短信,并一度形成中国国民特有的所谓“拇指文化”,让沃达丰等世界一流运营商刮目相看。第一桶金还在继续---
六年前,当无线娱乐业务让日韩运营商沾沾自喜的时候,中国运营商正在为GPRS数据业务犯愁。但一首“老鼠爱大米”网络歌曲让中国通信业顿悟,中国移动依然成立了无线音乐俱乐部,动感地带崛地而起,谁也没想到彩铃业务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是中国运营商捅到的第二桶金。第二桶金也还在继续---
四年前,当原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承诺国际奥组委北京奥运将率先使用3G业务的时候,几乎百分百的中国人都认为可以通过3G手机看奥运、听奥运,就连闹得很凶的103.9兆赫交通台也对3G移动电视信以为真。结果是有有多大的奢望就有多大的失望。很显然,中国3G没能争这口气。
二年前,同样是来自媒体、来自业界的声音振奋着正在浴血奋战的上海世博会。在刚刚消逝的世博会上,是专家、是行家、是专业人士的人们都知道,在现场、在展台、在展架演示3G应用的终端背后都是固定“电源”而非3G手机“电池”。在“电源”和“电池”一念之差之间以及在20纳米和200纳米芯片距离之间,中国通信业者都感觉到了通信关键技术的尴尬。
现在,我们已经处在了真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但多少年前被业界炒得沸沸扬扬的3G“杀手锏”应用未能如期出现,此前被众多媒体无一例外地评选出并见诸报端的王牌业务—“手机电视”也未能流行。这样看来,基于3G的“掘金业务”还有可能出现吗?移动通信的第三桶金还存在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绝对不是业界所认为的“只有4G才能挽救3G”,也不是业界所感悟的“早知如此,为什么当初不直接上4G呢?”。如果想知道答案,请拨打我的咨询热线1331118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