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G产业瓶颈在人才
时至2011年,中国3G三年4000亿投资计划早已过半,3G用户总数刚过4000万,业界对此众说纷纭,包括官员和运营商在内的业界人士将其归咎为网络覆盖不足、基站选址难点及用户使用习惯等问题。试问不能上网的农村和不懂用网的农民为什么都在买电脑,是IT业者们对市场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用得好。学者,人才也。
笔者认为,比较IT中国3G产业的瓶颈在人才。
记得几年前是手机短信和网络音乐为代表的SP业务拯救了互联网泡沫,互联网产业的崛起出乎意外地养育了一批互联网精英。而今短信和彩铃业务都出现了负增长,彩信和飞信没有站住脚就过早夭折了,此前被炒得发热的手机电视、视频通话及移动位置服务三大“杀手锏”应用在3G运营后并未如期出现,在无线笔记本忽悠了一把之后中国3G遭遇群体性尴尬,在她未满周岁时就爆发了手机涉黄事件,三大运营商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代价的背后是人才缺失,是人才队伍建设者的渎职。
接着是以运营商为代表的产业链集体补课,补课补的是人才课,干部培训、人才队伍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被提到紧急日程。第一课是移动互联网专业,第二课是媒体出版与传播专业,第三课是网络开放与信息安全,第四课是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第五课是企业社会责任。以上五课的培养对象是运营商管理层,五课补考成就五子登科,中国3G产业急需紧缺的第一类专门人才是复合型管理人才。
第二类是创新型业务人才。前年以来产业有五大亮点,一是部署在全国大中城市近30万个WIFI热点为3G做了补充,有效改善了用户体验;二是以上海世博为契机掀起无线城市热,并拉动了以政企集团客户为目标的行业应用;三是TD-LTE商用彰显了巨大市场潜力,四是超算、云计算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启动迎来了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五是三网融合进入规模试点,电信与媒体、互联网开始深度融合,宽带、泛在及智能物联趋势终将产业定格。五大亮点都离不开创新型业务人才。
第三类是高精尖技能人才。从去年6月底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可以看出,通信业、装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被列为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领域。到2020年,通信与信息服务业等12个重点领域应培养开发高精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手机娱乐业务能否成就中国3G?三屏合一终端产业链能否重振中国手机制造?互联网商业能否在移动通信产业复制?答案都可以是肯定的。但庞大而纵深的终端与应用产业链建设需要各类人才。中国动漫产业急需高端创意人才,互联网产业紧缺技术商用人才,数字内容产业则呼吁高精尖技能人才,中国3G亦然。
当前正值中国电信业转型关键期,移动通信挤占固定通信的历史是否会重演,来之不易的4.2亿网民、3.6亿宽带用户与8.1亿移动用户如何博弈,4万亿电子商务交易额如何不因“移动”而被抵耗。战略型人才开出的处方是:固网用光纤提速,运用光存储和云计算为行业企业信息化及数字家庭服务;移动网向LTE长期演进,与固定网互动,朝娱乐、商务及智能物联领域发力。
此消彼长的结果是产业损害,差异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才能创造固、移共赢。很显然,中国通信业还没有为3G准备好人才,通信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