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回注水解决方案
(2010-03-12 09:32:09)
标签:
油水分离器油田回注水杂谈 |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特别是在油田开采的中后期,油层压力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是逐渐下降的,当油层的压力下降到低于油气的饱和压力之后,溶解在油中的天然气在油层内就会大量的游离出来,油井产量明显下降,油气比上升,地下原油性质发生变化,导致粘度增加和流动困难,使得大量的脱气原油(又称死油)残留在地层中开采不出来,降低油田的开采效率。为了保持油层压力,延长油井的自喷期,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向地层中注入水,以补充己采出的原油在油层中所占的空隙体积,使得油层压力保持稳定或者上升,达到油井高产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现有我国的各油田大多采用注水采油开发方式,而且为了提高后续开采效率,在油田处于旺盛期就开始注水。但是在注水采油过程中,注入地下补充地层压力的水和原油一起产出,经过油水分离后,产生大量的油田废水。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己进入石油开采的中期和后期阶段,采出液中含水量为70-80%,有的油田甚至高达90%,而且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含水量不断的增加,因此在我国油田所产生的废水量非常巨大。如果把如此大量的采出水直接外排,将造成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又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如果把含油废水处理后,重新回注地层,以补充地层的压力,不仅可以避免环境污染,而且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并回注是油田实现可持续开发和提高油田经济效益节约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于采油废水成份复杂,如果直接回注地层用于进一步的石油开采,不仅对采油设备和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还会破坏地下地层。原油废水在未经处理之前,水中悬浮物(机杂)、含油量与抽取的地下水相比要高得多,这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注水井和地下油层的堵塞。
回注水水质基本要求:
1、
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
2、
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
3、
水中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
4、
在运行条件下注水不应结垢;
5、
注入水对水处理设备、注水设备和输水管线腐蚀性要小。
如果油田含油废水与其它供给水(如地下水、地面污水和地面水)混合注时,必须有较好的配伍性。考虑到油藏孔隙结构和喉道直径,要严格控制水中的固体颗粒的粒径。
回注水中含油量对回注的影响
回注水最主要污染物当属各种油类物质,其中有90%以上为悬浮态油,漂浮物在污水表面,或以微小油珠形态悬浮于水中,油珠粒径在10~150μm;这部分油最易浮上水面然后刮除;另有5~8%油为乳化态油,以极小微粒油珠状态稳定地形成乳化液,这部分油必须经过药剂破乳,才能从水中分离,最后有1~20mg/L的油在水中是以溶解态存在的。
回注的水不能造成注水井的吸收能力迅速下降,为了使注水井保持一定的吸收能力,就必须严格控制回注水中机械杂质和油的含量。制定回注水的机械杂质含量的标准时,既要考虑产油层的地质物理特点(主要是渗透率和孔隙度),也要注意到注水井在油田分布特点。此外,注水压力以及回注水与岩石的相容性也是影响注水井吸收能力的因素。
注水采油时,一般使用河水、海水、江湖水或浅井水与地层水混注。这几种水都合有不同程度的机械杂质,在地层水中除含机械杂质外,尚且有一定量的石油,而且大多是以细微的乳化油粒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注水如含有油,特别是乳化油,就可能与硫化铁之类的固体粒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乳化块而堵塞地层。因此,在注水之前,必须对注入水进行处理,使之减少或避免油层堵塞和油层污染。
如果回注水中油的含量过高,使回注水的COD增加,可导致回用水的微生物滋生,生物粘泥增多,容易堵塞地层。
目前油田污水处理过滤技术存在的问题
公司含油污水快速过滤器的技术优势
与其他几种常用工艺比较,采用我公司专利产品KGOL系列含油污水快速过滤器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后一篇:近期在微博上写的关于杭州的几首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