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对银行的资本约束的看法兼谈民生和招行
(2012-09-02 10:30:18)
标签:
转载 |
先说资本约束吧,最近几年,资本要求严了,众口一词说要搞资本节约,默认的前提是监管层是万能的上帝,没有人仔细想一下,这样的要求有没有问题。银行是经营货币的行业,天生的高杠杆,了解银行的历史就知道,银行的杠杆一直是在变动的,最开始银行业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行业,因为杠杆很低(原因是什么忘了,很久前看过的一本历史书,讲到的纽约的银行),后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资本的介入,杠杆越来越高,当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不得不引入监管和资本充足率。所以,没有人知道充足率的标准是怎样才合适。这几年的金融危机,大家是搞怕了,于是加强资本约束,银行没办法,只得接受监管(没办法,享受了这么多的红利必须付出点代价)。我不是说不需要监管,我的意思是没人知道未来的监管是什么样子,监管层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经营一家银行,不应该看监管政策来经营,而是应该按照商业的常识来经营。比如招行吧,最近喊“资本节约”的口号,讨好投资者,让我很厌恶,完全忘了该怎么经营企业,目前的市场,是应该节约资本还是应该大力发展业务?这个问题还用争论吗?招行的管理层是不是主动怠慢?如果这是招行管理层真实的想法,我只能怀疑管理层的经营水平。监管政策变了,这是外部条件,没办法,该融资就融资,又不是找不到投资的人,价格只要不低得离谱没什么可抱怨的,还是那句话“享受了这么多的红利必须付出点代价”,有些愚蠢的投资者见不得银行融资,这是短视的股东,你不满意可以退出,别唧唧歪歪的。在目前的监管条件下,我赞成银行融资,这不是银行的问题,这是监管的问题。
很多人根本不懂企业,银行贷款多,资本不够,说明什么?说明客户多,生意好的不得了,而且是利润很高的生意,这样的生意融资扩张有什么不好?一边融资ROE还能持续在20%以上,这是好得不得了的生意。但是目前看很多投资人,他们的想法是:“你还是别做生意了,多做点中间业务,最好是不要投钱也能赚钱的业务。”真是愚蠢至极,中间业务的基础是什么?银行都是傻,如果有那种不用投钱也能赚钱的生意他不去做?
董文标之前说“不融资就不能营业了。”这有什么错?这是大实话,是务实的经营。企业发展这么猛,为什么不融资?如果不融资那还要资本市场干什么?生意的本质是需要客户,从资产端发力,先把客户圈进来,后续的才能谈,没客户做中间业务?缘木求鱼。
最后谈谈民生和招行。马蔚华讨好资本市场,说要节约资本,要二次转型,董文标更务实,说经营发展必须融资,高下立判。招行目前,小微贷款极度膨胀,远超中间业务增长率,这次二次转型?这别告诉我是因为小微的权重变了啊。这意味着什么?思考这个比看财报强多了。董文标什么都没说,做的事而是前几年定下来的,但是越做越好,这又说明了什么?
招行从负债端发力资产端,民生正好相反,从资产端发力负债端,懂行的人都知道哪一个成本更低,哪一个更容易成功。让高净值客户贷款容易还是让贷款客户提供存款容易?至于中间业务,也是民生有优势,总之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可以比高净值客户为银行提供更多的利润,因为他们不光是高净值客户也是不得不依附于银行的经营实体。
就我看,民生赶超招行没有任何悬念,这是基本的商业常识决定的,是客观事实决定的,不是一些投资者意淫出来的。本人曾经也群氓的持有过招行,但近几年已经全部换入民生。有些投资人说,招行不成长或者稳健成长也可以,真是书呆子,完全不懂真实的企业经营。这个行业,逆水行舟,你不发展,客户就会被人抢走,生意就会被人抢走,四大行尚且不敢怠慢,更别说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