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博友问答4:深康佳有没有隐藏巨额利润?

(2012-06-08 15:52:03)
标签:

转载

非常感谢,总算是明白了这个不常见的科目。比我上学时学到的深刻多了。
教父大人的身影经常在各个博客见到的, 兄乃大胸襟之人。

博友老何留言问到深康佳(000016)有木有隐藏利润?问题如下:“深康佳2011年报递延所得税负债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27亿元,对应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亏损14.54亿元,这是不是说明公司隐藏了14.54亿元的利润?”很佩服这位朋友的认真和细致,提的问题够专业。

递延所得税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比较多的会计、税法知识。要完全搞懂这玩意需要花不少时间。上次在雪球我说投资需要的会计知识其实很简单,完全不用考什么CPA,引起一些“专业人士”的强烈愤怒。我也懒得和他们逞口舌之争,主动选择了落荒而逃。在博友提醒康佳可能隐藏利润前,我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说这科目很不重要。对递延所得税的认识限于:产生递延所得税是因为公司在报表上记录的税前利润(即“纳税基数”)与税务部门认定的纳税基数有差别,且此差异仅是时间上的差异而非永久性的差异。即使碰到递延所得税这样比较让人费脑子的问题,是不是CPA完全不重要。只要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三张表的内在逻辑),虚拟小例子去分析与计算,结果在逻辑上说得通就已足够。遇到困难再翻翻会计的书,或者请教一下google

虚拟公司的损益表如下。假设该公司收入10亿元,没有任何成本,在第1年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为4亿元。税前利润6亿元。所得税率按照25%计,所得税1.5亿,净利润4.5亿元。

1::“虚拟公司”损益表

单位:亿元

0

1

2年转回

2年转销

收入

 

10.00

6.00

6.00

存货跌价损失

 

4.00

-1.00

 

税前利润

 

6.00

7.00

6.00

所得税

 

1.50

1.75

1.50

净利润

 

4.50

5.25

4.50

但是税务部门的同志有意见了,说你存货跌价损失记得也太狠了吧?你挣10亿,却计了4亿的存货跌价损失。这样搞我们今年都收不到税了。公司的同志很是委屈,说,你看,我仓库里有很多过期的、没用的东西,我记4亿的损失一点都不过分。于是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当然是税务部门赢,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公司仍然按照10亿作为纳税基数,25%税率纳税。

2:“虚拟公司”资产负债表

单位:亿元

0

1

2年转回

2年转销

现金

 

7.50

12.00

12.25

存货

7.00

3.00

4.00

3.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0.75

0.75

资产合计

 

11.50

16.75

16.00

所有者权益

7.00

11.50

16.75

16.00

公司也不是那么听话的:我明明只应该交1.5亿的税,却掏了2.5亿的真金白银,那1个亿怎么说?与税务部门协商的结果,该1亿按照“递延所得税资产”入账,将来,在一定条件下,公司可以用这1亿来抵扣应缴纳的所得税。下表为资产负债表。第0年末公司存货7.0亿元,所有者权益7.0亿元。第1年末现金参照现金流量表为7.5亿元,第1年计提了4亿存货跌价损失,第1年期末值为3.0亿元。公司第1年净利润4.5亿元,所有者权益从期初的7.0亿元加上净利润变为11.5亿元。

3:“虚拟公司”现金流量表

单位:亿元

0

1

2年转回

2年转销

收入

 

10.00

6.00

6.00

实际所得税

 

2.50

1.50

1.25

现金增加

 

7.50

4.50

4.75

上面所说的一定条件,可以简单理解为转回(原先计提损失太多,实际损失没那么大)和转销(原来计提合理,计提损失在本年确认)。再看一下上述三张表的情况。第2年收入6亿元,分别讨论转回/转销这两种情形。

转回的情形:损益表存货跌价损失-1亿,税前利润7亿元,应缴所得税按25%计算为1.75亿元。净利润5.25亿元。看看现金流量表,公司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为1.75-1.0*1/4=1.5亿元,上述公式即是盆友们在网上google“递延所得税”条目经常看到的“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公式,现金增加4.5亿元。资产负债表存货变为4个亿。递延所得税资产变为0.75亿。

转销的情形:损益表税前利润6亿元,应缴所得税按25%计算为1.5亿元。净利润4.5亿元。看看现金流量表,公司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为1.75-1.0/4=1.5亿元。现金增加4.75亿元。资产负债表存货保持不变。递延所得税资产变为0.75亿。

真是够费劲的~啰啰嗦嗦这么多才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来历说了。急性子的朋友会说这与康佳是否隐藏利润有什么关系?关系大得很,不把这玩意搞清楚,根本无法回答博友提出的问题。搞清楚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来龙去脉,博友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迎刃而解。要是对上面的内容没兴趣或者没看懂,建议不要往下看了。一位被俺称之为“教父”的博友,我的每一篇博文都过来教训一通。我稍微研究一点财务会计或做个数据分析什么的,更是被其叱责为“搞财务做不好投资”之类的。面对莫测的资本市场,面对各种姿态各异的生意,我不得不保持谦逊的态度。可惜这位无所不知的“教父”从来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教训,大概是缺乏谦逊的态度使自己一直以来没什么进步吧。废话少说,回到正题。

博友提出的问题见下图1,摘自000016最近年报的126页。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27亿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4.5亿元,推算所得税率3.27/14.5=22.5%。这可与上文第11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4亿元类比着看。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中,资产减值准备8.8亿占大头,比重61%。其他大项还包括可抵扣亏损、保修费等,把火力集中在资产减值准备上。总的资产减值准备10.1亿元(年报127页)中,有8.8亿元公司与税务部门存在争议,争议的结果是公司先把税交上,暂时多交的税金计入递延所得税。康佳总的资产减值准备10.1亿元中坏账准备占比26.5%,存货跌价准备70.5%,这两项合计97%。于是将火力继续集中在这两个科目上。

1:深康佳递延所得税资产

 [转载]博友问答4:深康佳有没有隐藏巨额利润?


从上文分析的递延所得税的由来可知,递延所得税资产本身不能作为上市公司隐藏利润的直接证据。对比第2年转回和第2年转销,一家公司如果通过资产减值方式隐藏利润,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隐藏的年度计提比“应当”更多的减值损失,在后续的某个年度通过“转回”将利润释放出来。考察一下康佳过去几年的存货跌价准备变动情况,见下表4。可以看出,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数值很小,转销的数值大得多。

4:康佳存货跌价准备变动表

 

2008

2009

2010

2011

期初

292,435,394

358,465,672

509,922,047

670,875,438

本期计提

66,259,014

160,761,355

169,821,892

138,355,245

本期减少-转回

 

1,015,421

51,105

 

本期减少-转销

228,736

8,289,559

8,817,396

100,920,828

期末

358,465,672

509,922,047

670,875,438

708,309,855

4考察的仅是历史情况,不能因此得出未来不转回的判断,也没能回答“康佳到底有没有计提比‘应当’更多的减值损失?”的问题。“应当”同样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参看了一份中信证券09年的家电行业报告,发现当时平板电视的比重长虹(86.87%)与康佳(84.87%)最接近,于是拿长虹来比较。表5、表6分别为康佳与长虹的应收账款、存货的减值情况。

5:康佳应收账款、存货的减值情况

 

2008

2009

2010

2011

应收账款原值

1,525,041,879

1,515,692,485

2,207,683,326

2,134,161,645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98,780,562

213,625,888

236,547,953

241,122,352

    比例

13.0%

14.1%

10.7%

11.3%

存货原值

2,932,242,540

4,090,702,505

4,394,511,569

3,537,901,615

存货跌价准备

358,465,673

509,922,048

670,875,438

708,309,855

    比例

12.2%

12.5%

15.3%

20.0%

应收账款+存货原值

4,457,284,419

5,606,394,990

6,602,194,895

5,672,063,260

应收账款+存货准备

557,246,235

723,547,936

907,423,391

949,432,207

    合计比例

12.5%

12.9%

13.7%

16.7%

6:长虹应收账款、存货的减值情况

 

2008

2009

2010

2011

应收账款原值

5,053,774,572

5,479,701,592

7,104,786,043

6,191,872,443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20,408,300

2,480,525,577

2,480,417,052

261,927,278

    比例

49.9%

45.3%

34.9%

4.2%

存货原值

6,276,431,578

8,601,477,584

9,310,854,385

10,501,176,107

存货跌价准备

268,608,405

305,130,861

458,950,873

454,090,702

    比例

4.3%

3.5%

4.9%

4.3%

应收账款+存货原值

11,330,206,150

14,081,179,176

16,415,640,428

16,693,048,550

应收账款+存货准备

2,789,016,705

2,785,656,437

2,939,367,926

716,017,980

    合计比例

24.6%

19.8%

17.9%

4.3%

考察一下上面两张表。康佳2011年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原值的比例为11.3%,长虹的比例为4.2%。存货则分别为20.0%4.3%。康佳计提比例远高于长虹,一股欣喜的热流涌上了心头。且慢!长虹2011年“洗了一个大澡”,大幅核销了坏账,坏账准备从2010年的24.8亿降为2011年的2.6亿。记忆中长虹的坏账应该与对美出口、与Apex事件有关。康佳这些年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么?记忆中是没有。如果将康佳2011年准备合计比例与长虹2010之前年度的这一比例相比,会发现康佳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属正常水平。于是,康佳隐藏14.5亿利润的结论不成立,即使有所隐藏,也不会是这个量级的。我判断未来几年康佳会逐步确认这些资产减值,而不是通过转回释放利润。表42011年转销1亿存货似乎支持了我的判断。当然我只是比较了长虹和康佳,有兴趣的博友可以拿别的电视机公司来比较分析。

俺花了整一天时间才搞明白上面写的这些东西。有博友会问,这值得么?是啊,这值得么?2011年康佳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00万元,20108400万元,如果该公司隐藏了14.5亿的利润,且这点未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这意味着出现重大的定价错误。这对象我这样的投资者可就不是一般的机会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