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之84:御风而行,享受泡沫

(2016-09-09 15:34:05)
分类: 总结与检讨


    自创名言“赚市场发神经的钱这种事,可遇不可求”还流传挺广的。其实前面有两句,完整的全句是:“依靠技术分析跟随趋势赚钱经常可以,认同价值投资伴随企业一起成长来赚钱也经常可以,但赚市场发神经的钱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好像是几年前在博客某篇总结中的吐槽吧?不记得了。


    后来在2012年终吐槽中写下了关键的一句:赚市场发神经的钱,可遇不可求。难就难在确信发神经的不是自己。不断告诫自己:“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在发神经。”的人,神经不够大条的话,很快也会跟着发神经。”


    最近港股连续上涨,突破了两万四千点,各种高见又浮现,基本都在鼓吹内地资金正在大规模抢筹港股,港股牛市已经展开等等,结论就两个字:“看多”。股市一涨,什么理由都找到了“坚实”的论据,“为什么我是对的?这还用说吗!因为股市涨了!”真是掷地有声。整个市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连久不说话的人也纷纷发表“当初我是如何坚信牛市一定会来”诸如此类的获奖感言。市场情绪、人性风景真是常看常新。


    什么深港通,什么沪港通额度取消,什么RQDII放宽等等都不是主因,主因是抢占风口位等风的聪明人太多了。人人都想抢在别人前介入人家也许会喜欢的四大标的:AH折价、稀缺、低估值、高股息;盼望别人来抬轿。明明是“抢风口位”,很多人却用“价值投资”来装扮粉饰。他们说:“只要结果是对的,那过程就一定是对的”,我读书少又心灵纯洁,你们股神可不要骗我哦。


    前天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险资正式可以参与港股了,怪不得最近港股连续大涨。(相关报道链接)那些还拿深港通说故事的人还挺幽默,2014年沪港通开通前,预热了大半年也没见股民有啥反应。还有那些说去年牛市是基于融资融券加杠杆的,智力也远超常人。融资融券存在好几年了,怎么之前不见杠杆牛市啊?善于事后总结的诸葛亮们理论真是一套套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能在股市赚到钱,股神(经)会保佑他们的吧?


    14、15年A股的赚钱效应牛市,会不会发生在港股?我想是一定会的,虽然五十万的门槛挡住了大部分以跟风炒作为手段的股民,但监管的漏洞还是很容易钻。2015年初分级B、创业板、融资融券的火热,大把人不惜代价都要往里钻,借钱都要开上融资账户,生怕晚了上杠杆。


    A股资金是全球最凶悍的,在国内有涨跌停制度下尚且庄股横行,到了不设涨跌停的香港市场,简直就是如鱼得水。香港市场那些存量资金,和国内大规模资金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港股,将是国内机构博弈的主战场。市值小、监管松、做庄易、见效快,资金自由进出,还有比这更好的操控股价环境吗?恒指不一定急涨,很多个股一定会急涨急跌,内地资金会像病毒一样席卷整个港股。最后的结果应该和A股历史一样:一地鸡毛、哀鸿遍野。

    

    风一来,十万头猪都能飞上天,有的猪飞一会就降落,有的猪以为飞起来是自己的能力,于是一直往上飞。未来?谁知道!活在当下用清醒的眼睛好好享受泡沫。


2014年10月6日《沪港通,等大风》

2016年8月6日  《深港通预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