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12,31  上午

(2011-01-07 18:24:02)
标签:

李稷勋

洞口

川汉铁路

隧洞

志痛碑文

          上午,上风垭川汉铁路遗址

 

2010,12,31 <wbr> <wbr>上午

川汉铁路遗址



在夷陵黄花乡,有一个叫上峰垭的关隘。无论是车,还是人,来到这儿,都会感到这儿的风有一种野气。它将黄柏河峡谷的陆上通道全线隔断。即使它身前身后不远处就是一座小镇和一座县城,可是看上去它依然荒凉无边。如果从县城向北行进,必然会在上峰垭上的荒草丛里,看到一个废弃的洞口。它经久地被搁置在那儿。来来往往的人,对它不会很在意。他们一定会认为,它可能是修路之初,一个失败了的隧洞,一个被公路遗弃了的隧洞。或许有人还会把它当成一个衰人或一个弃妇一样同情它,认为它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被公路废弃掉的隧洞。

2004年10月24日,天上飘荡着忧郁的阳光,我也带着忧郁的心情来到上风垭。远远就看到上风垭隧洞口上,砌有一道弧形的拱,在拱的中央,显露着苍桑的字迹:“上风垭山洞——秀山李稷勋题——宣统二年六月(1910年)”。在它的头顶上,还有着一堵一人多高的墙,阻挡着它身上的尘土。尘土上长满了各种植物。我从它背上一条湿润的小径下到洞口,阳光一下子就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个延伸进远方的完美的隧洞。隧洞比我想象中的要高大、完整、气派。砖石之间沟缝的白水泥还是那么坚不可摧。每一道手脚,每一块石头,每一道洞壁上的轮廓,都是那么清晰,那么完整,那么意志坚定地等待着什么。有一刻,我甚至怀疑它就是处在施工中的一段隧洞。可是,地面上的淤泥,被人从洞壁的脚根翻起来,堆在中间线上,形成一道堤,上面还有人走过的痕迹。它们分明告诉我,这是一个被遗弃的隧洞。我顺着堤往隧洞深处走了近50米。天地在我的进程中,一下一下变得沉寂起来。接着就是洞的深处,传来隐隐的滴水声,越来越大,最终响彻整个洞宇。我发觉,自己走到了堤的尽头。可是,隧洞与它深刻的黑暗没有止尽。我蹲在堤的尽头,往洞口回望。在一刹那间,我忘记了自己胸中的忧郁。我只觉得,身旁全是滴水敲打出的清脆与延伸到远方的黑暗。这是一种叫黑暗的隧洞。而眼前的洞口,传进来的是一种全新的阳光。在黑暗中,阳光刺得我的眼睛生痛,直到我的泪水顺着隧洞里的黑暗和洞口的光线,悄悄滚落下来。

回家阅地方志,关于这条路记载得非常多。光绪29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决定修建川汉铁路。光绪31年(1905年),宜昌至万县段率先动工,6000民工沿线呈布,开始了艰苦卓越的修筑工作。很快人力就逾过三万。可是,事情并没按人们想象的那样发展。美国和德国通过做清政府的工作,将川汉铁路建设权揽到各自的怀里。宜昌至万县300公里由美国人承建。1911年5月,“保路运动”开始,同年9月,川汉铁路陷入瘫痪。1913年,宜昌铁路坝至小峰大峡谷业已经建成的几十公里的铁路全部撒毁。为此,最后一任铁路经理李稷勋1915年眼含泪水,写下了这篇《志痛碑文》:

天费康中国,媾孽于铁路,而蜀先告灾,有清末季,政柄庞歧,初以铁路许人民得用私财,趣兴缮,号曰商办公司,各省公司,宜昌工事绝艰,若隧洞,若桥梁,若斜坡,若弯线,皆国内它路所未有也。盖穹山盘亘,涧谷丛沓,仰蹑青天,下瞰无底,将一切堑之,堙而平之,不惟苦于措置,且乖事实,则易堑而隧,不堙而桥,非乐为其难,扦于势也。故宜万路线距离才逾六百里,凡为隧洞无虑什百,深一万数千尺或二万尺;溪桥无虑什百,长者五六千尺,高者二三右尺;斜坡之差比,大抵以四十尺高一尺为常率;弯线这弧角,大抵六百尺之半径为桓例,无所谓砥与矢之平直也。东西工程学者,薄游来观,往往咋舌。

………

历史所包容的真谛,确实需要时间等待它们悠悠醒来。没有灵性的眼睛,永远只能看到死亡的历史,看到时间的废墟。上风垭,有谁看到了一条央央铁路从川东鄂西的军事通道上快速滑进历史废墟的尘土之中呢?

 

 


2010,12,31 <wbr> <wbr>上午

宜巴高速工地

2010,12,31 <wbr> <wbr>上午

2010,12,31 <wbr> <wbr>上午

2010,12,31 <wbr> <wbr>上午

白果树瀑布新牌楼

2010,12,31 <wbr> <wbr>上午

2010,12,31 <wbr> <wbr>上午

2010,12,31 <wbr> <wbr>上午

樟村坪村落

2010,12,31 <wbr> <wbr>上午

2010,12,31 <wbr> <wbr>上午

2010,12,31 <wbr> <wbr>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