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刀丛觅小诗,情中悟真谛

(2010-03-23 11:41:11)
标签:

诗评

万燕妮

诗意

真相

灵性

思辩

文化

分类: 文学评论
   

                  刀丛觅小诗,情中悟真谛

      ——读万燕妮诗集《蟋蟀在唱歌》

  

人们赞美心仪的事物时,总是爱说“像诗一样美”,或是说“太有诗意了”。那么,什么是诗意,什么又是诗性呢。其实,人们对诗性和诗意的推崇已经给出了答案。诗性就是美性,诗意就是美的意境。然而,人们对美的理解往往比较片面,认为春花秋月式的美、丰满圆润的美才是美,而残破、血迹、腐败乃至一切带有被毁坏之后的事物就不是美了。所以,鲁迅说了一句话,悲剧就是将美撕毁了给人看。而我想说,真的诗意就是将美撕破后给人看。这也是波德莱尔的诗为什么会风蘼世界的原因所在,也是那些真正颠覆陈旧艺术经验,作出一番新创举的艺术实践者的意义所在。

万燕妮的诗我读过很多。不过,最初她是以歌词的旗号给我的。那时在读她的东西时,我把它们定位在歌词的标准上面,没有往诗上面想。这一点,但凡有这样经验的读者一定会有共鸣。读者当然是根据需要来阅读的。直到前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万燕妮的诗被当成一种新民俗在坊间流传。我打问过节,才知道事发她的一首小诗。她大胆地用爱情和情欲作为诗意,表达了她所要表达的心胸。而且,最初听说了她的那句诗之后,我不敢相信真是她写的。后经确证才敢相信。接着就听说她的诗集将出版了,而且她也将诗稿发给我,让我帮忙看看,因为那些天正在忙《荆州1024》,确实无遐顾及。所以直到日前她重新提起这件事情,我才记想来,重新阅读她的这部成了系统的诗集。

读完之后,心中惊诧。所谓士别三日,可能正是我这种感觉,于是,心里有了写这篇读后的冲动。我写读后感,不爱摆与作者的关系,也不爱说与其的过往。但是,于万燕妮,不说是绕不过去的。读县师范时,我是三年级的师范生,她是一年的师范生。那时,她就是一位美术爱好者,不是文学爱好者。那时,我是一名狂热的文学爱好者,在县师范里创建了一个“小荷文学社”,我任社长,张君立、魏以进任副社长,并定期给县师范的文学爱好者搞讲座,往往有很多女生参加我们举办的讲座。至于万燕妮参加与否,我记不得了,但是,认识她是必然的。只是没法过细到某个细节。看万燕妮还记不记得。但是,从把她当成一个傻丫头到心里突然起敬,却源于一个小细节。我到城关一小当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到我们学校见习。我们与学生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一个学生丢到我背后了,我没有觉察到,她看见了,抓起来便跑,替我躲过了一罚。由此,我看到了她内心深处极度的善。再后来,我不开心,与同学约好到老归州去散心,来去都是她作伴。而且在回来的路上,我沮丧加疲惫,在长椅上睡着了,她就像一个小守护神,一直守着。我醒了之后,她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个小孩子,在我们中间逗乐,把我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就是这两件事,让我心里一直对她有一种感恩的情愫。

再后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绝口不提文学与诗歌了。我也问过她为什么不写了。她就是不说。直到前几年,我才隐隐约约地知道了一些内情。文学的狂妄有时在少女面前是以一种丑陋的面孔出现的。而她当年也太单纯。所以,心里自然会觉得眼前的人和事对文学是一种玷污,所以寂然。好在后来她对过去的事情学会了一笑了之,并且重新拿起笔来写了这部诗集。

打开诗的页面,读到的第一首诗是《银狐》。诗是以银狐的视角写给猎人的。更是写给它的生命“互文者”的。而这种致敬式的诗性,最终的结局是人性和爱情。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钢炉,它可以熔化一切悖论性的存在。猎人与银狐,狼与羊,警察与小偷,刽子手与被刽者,都是食物链式地并悖论式的存在。但是,万燕妮用她的诗将这种存在消解掉了。我们从这短短的十行诗里,完全能够读到这个世界里最深隧的暖意。然而,写狐的诗,一直是鲜有人这样思考的,也鲜有人有这样的诗意,“撞上他的枪口/洞穿我热烈的爱情”。这样的诗,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的爱情警句。坊间流传的那一诗句就在第二首《下雪了,你冷吗》里面,“如果有谁在冬天纵火/用寒冰铸造温泉/我要和他在泉水里做爱/不休不眠”。诗意似乎说的是两个怕冷的身子相遇,由此他们企图长出侯鸟的翅膀,再就是企望冬天纵火,用寒冰铸造出一座温泉,然后让诗人与之水乳交融,激情飞扬。然而,这一切只能是臆想,而且是不可能的臆想。也就是说,诗人把这种臆想写得越激扬、越热切,那么反证过来的,就是诗的题目——你冷吗?你绝对是冷得无处可藏的。正是这种炽热的想象,让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在诗的文字里冰彻透骨。同样这首诗也只有八行,可是,当我们镂析它的诗意构成时,发现它写的人远不止二个人,而是写了一群人,并且至少是两类人,即渴望飞离冬天的人和渴望以温暖取暖的人。显然这些人都是渴望温暖和爱情的人。但是,这些人此时此地正置身冰窖,如刀丛一般的冰窖。

万燕妮的爱情诗同样令人刻骨铭心。在《爱情魔法书》里,她写道:“我封存了一滴眼泪在琥珀里/只待春风吹起满天飞絮/你醺然醉去/醒来  在我怀里。”琥珀绝对是那种固定历史的东西。它所对应的事物与海枯石烂等事象等量齐观。然而,现实的真相似乎更需要诗人去耐心等待与想象。存在于想象里的爱情离我的怀抱有多远就有多近,即使是梦醒时分、飞絮漫天,没有人知道我们所拥有的是不是可以与琥珀的泪堪以比肩的爱情。这非常显然就是当下人们的爱情哲学与生存宿命。诗人的这种情绪与意趣,在《从现在开始里》里面似乎显得更加明晰,“从现在开始/我要保持缄默/不再说话 特别/象诸如爱这样的字眼/我刚吐出她们/就在唇边枯萎了”。如果说前一首诗用一种空间表达了诗人对爱情混沌的怀疑与颠覆,那么在这首诗里,诗人则以时间的序列表达出了一种非常明确的爱情失落感。诗人借这种永远也追逐不到的失落和无奈,缅悼了诗人所处时代爱情虚无的现实。如果我们在这首诗的每一行前面加一个“为什么”,那么诗人的心境与诗意,就更加真相大白了。因为物欲时代对人性特别是对以爱情为主线的人性与情感进行强过滤之后,剩下的就只有诗人及其孤独无声的哀鸣——“我来不及/用我的眼泪/浇灌这些花朵”。

不仅如此,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也同样别出心裁,灵性有加。诸如 “雨 把夜洗的很黑/原来上帝也会流泪,……我追不上你的马蹄/你抵达不了我的伤悲(《时差》)”, “那个夏天的惊雷 冰雹/只有我刻录存盘/疼 移植到骨节处/逢天体变化 便会刺痛(《公元1990》)”, “眼着墨镜/身着魔袍/一挥手/万家灯火/一回首/悲欢离合(《夜》)”,“生活不过一泡尿而已/憋的住就憋 憋不住就尿(《今天有点冷》)”, “倚窗裸立/听一只鸟叫醒另一只鸟/听群鸟叫醒大地(《属于秋天的色彩》)”,“坐在殡仪馆里/和朋友喝点小酒/聊聊古人(《寻找幸福的感觉》)在春天我没有开花/在夏天却必须凋谢(《端午》)等等无不显示出诗人灵动的思辩和诗意的奇崛。关于这些诗意的灵性,在这里无须再细品多言,我想读者一读自会将其中的意趣了然于心。

总体上而言,万燕妮的诗可谓诗灵性十足,精巧思辩。它们既是带刺的玫瑰、吐蕊的幽兰,又是才情的流溢、心灵的顿悟和诗人对世情真相的永远追问。它们无不给读者以无限诗意空间和富于诗性的思考与启悟。当然,诗人诗集中那些少量的叙事诗,与她的短小哲诗比起来,则略显艺术生活功底与阅读的不足。或许这些是她早期的作品,但是终是瑕不掩玉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