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学的语言

(2013-06-15 20:16:51)

   说到经济学的语言,许多读者可能都有同样的感觉,就是晦涩难懂。为什么经济学家喜欢用别人看不懂的语言写作呢?分析起来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经济学家似乎普遍认为没有取悦读者的必要,读者看不懂,那是水平不够,理解力缺乏,经济学家不会为了迁就读者的“智商”而改变写作风格。久而久之,经济学家写文章如果通俗一点,自己都觉得不够“专业”,好像不说得晦涩难懂,就有点业余似的。其实,经济学家傲慢的文风是与话语权的垄断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一个垄断企业通常不会关心产品的外观,因为他们无需讨好消费者。在正统经济学垄断了大学讲坛和主流媒体时,经济学家也会置读者的感受于不顾,自说自话地卖弄高深。在大学里,你尽可以怀疑主流经济学的原理,但你总要修学分、拿文凭和得学位吧?那么好了,即使你看到经济学教科书就哈欠连天,晕头转向,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将那些“天书”当做圣经来读。除非你和自己的毕业证书过不去。

   这一点很像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那些“四书五经”同样的晦涩难懂,但想当官吗?对不住,你只能拿出点“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了。我们的经济学教科书,也越来越像四书五经一样,显示出脱离平民的倾向,动不动就模型、公式,把本来可以三言两语说明的问题,搞的云山雾罩,把你整晕了算。

   这样一种霸道的文风,在中国比在美国还甚。美国大学里还有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相互较劲,在中国,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一边倒,已经没有质疑和讨论的空间,只能将主流经济学当做“绝对真理”来死记硬背。这样一来,不要说无法促进学术的进步,就连文风的改进都没有动力了。

   但是,这样的经济学“语境”,难道没有改变的必要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