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己

(2022-05-24 22:48:08)

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己。

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

这是[美]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这本书腰封上的话。

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把一个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质平平的乡下男孩斯通纳,偶然的机会来到哥伦比亚的密苏里大学读书,而后任教的故事,娓娓道来。

虽然故事以两次世界大战为时代背景,但其实由于主人公听从了老师,尤其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未如别的热血青年那样冲动去参战,而是在大学以教师的身份度过了余生。战争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伤害。相反,从某个角度看,反而使他从中获得某些益处。

但这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谁能完美无缺地度过一生,斯通纳也不例外。

正如他冷静、理智地沉思自己这辈子看上去似乎难以回避的失败:

“他曾经希望拥有友谊和友谊的亲密无间,这可能会让他在人类的竞争中支撑下去。他有过两个朋友,一个他知道时已经无谓地死去,另一个此刻远远地退缩进生活的序列中,乃至……他曾想得到婚姻的唯一性,以及平静、持续的激情。他也曾得到过,但不知道如何处理,然后已然死亡。他曾经想要爱。他拥有了爱,然后又放弃了,把它释放进混乱的生命潜能中。”

作者通过斯通纳的一生,以斯通纳在生活的波澜中以及临终时的内心独白和感悟,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观点。

“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和突击性消遣某些无聊琐事。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的岁月尽头,他却找到了无知。

他还期望什么呢?

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好像起于一丝夏季的微风。他模模糊糊回想起自己曾念念不忘的失败——好像它有多重要。此刻,在他看来,这些想法太平庸了,太不重要了,与他曾经度过的生活相比太没有价值了。”

觉得这些话是作者最后的点睛之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劳逸结合新解
后一篇:2023年03月0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