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匆匆…那年

(2014-12-05 17:37:34)
标签:

娱乐

看完《匆匆那年》的感悟就一句话:女孩子要尽早跟自己男朋友睡,别错过了。错过,也就没将来了。

 

倪妮演的方茴一直不把身体交给彭于晏演的陈寻,哪怕陈寻把避孕套放到嘴里嚼、吹泡泡,她还像个骄傲的公主,转身快步离去:“等我生日那天……”。预约支票等不到美好,那一天,等来的是——陈寻跟方茴交往三年没任何实质进展,陈寻跟毕夏演的校园歌手进展了。

 

方茴开始放纵自己,大雨倾盆,陈寻质问她为何作践自己,为何跟自己不爱的人做爱,方茴泪痛中作答:“我爱你,我们能做爱吗?”早知将失爱,为何不做爱?

 

《匆匆那年》的故事其实是当年校园司空见惯的清高校花跟调皮帅哥的悲剧,女孩失爱后以放纵身体来报复前男友,凡此种种,观众其实都不大会觉得新鲜扑面。这电影真正新鲜的是彭于晏跟倪妮的配搭,彭于晏的嫩脸腱子肉跟倪妮处子味羞涩感的组合,让观众明晰是那么种感觉,味儿对了。牺牲品是毕夏,毕夏姑娘在好声音里绝对是一拿得出手的存在,但电影中的呈现,她PK掉了倪妮,这种现实观感的合理性弱爆了,大家会问:她凭什么战胜倪妮?

 

倪妮大好,可怜的状态一直很准,流产后苍白的样子会让下面的男观众痛悔自己不负责的过去。大多数人会把倪妮当成当年校花的想象模子,并纷纷惋惜陈寻跟她的错过。这就是倪妮角色塑造上的成功,《匆匆那年》因为有方茴的生根,而让惋惜青春回味爱的情绪弥漫始终。

 

从前面进入的感觉看,皮儿稍微厚了点,对校园感觉的营造、铺垫有点多,以致前一二十分钟一直没怎么太入戏,到了中后半才感觉到情节的冲击。

 

整体看,《匆匆那年》是张一白导演作品中完成度最高的,走心,有些地方偷偷懒,讨讨巧,大体没影响调性。中后半亮点不少,泪点笑点兼有。摄影、美术都贴切。我最喜欢的是结尾,巴黎,那未曾被摧残不会老去的容颜,侧影,颦笑,她,值得观众近两小时以及陈寻十几年的等。

 

谭飞/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片观感
后一篇:关于人际界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