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杰伦歌词在推广中国古典文化吗?

(2008-01-23 14:26:22)
标签:

杂谈

分类: 漏网之鱼
周杰伦歌词在推广中国古典文化吗? 

我是昨天看《读者》才知道有些词是不能乱用的,中国人总是不小心用错一些词,翻老皇历查实:错!错!错!比如“哇塞”,按它的历史原貌,这词儿的意思比“我操”还跟“性器官”粘得紧。早知如此“情色”,看那些青葱少女还敢不敢天天“哇塞哇塞”挂嘴边?!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赶时髦并不是毛病,怪只怪中国历史太长了,长到谁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犯“语病”。不少人疯狂推崇“推广中国古典文化”,甚至让小朋友手舞足蹈组成“疯狂背诵唐诗班”,我觉得热情可嘉,但方式欠妥。再说了,古典文化一旦雅驯传播,许多我们现在以为“对”的事可能成了笑话,对难辩真伪的人群来说无所适从。古典文化要推广,但不能“疯狂”,不能硬要大家以“洗脑”的方式回到过去,每一个用词都得跟古意一致,时空差别这么大,强烈要求非出些“精神分裂”患者不可。

 

谈到古典文化传播,现在还有种论调认为周杰伦的歌词也在推广中国古典文化,并认为许多人因为方文山的优美歌词体现出的古典味,而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化。有舆论就此得出“周、方都在刻意用歌推广中国古典文化”结论,比如,名DJ王东就认为方文山是当下的大诗人、词人,有“当代柳永”之叹。我也喜欢听周杰伦的歌,但做梦都没想过方文山成了大诗人。我就觉着他的句子漂亮,有画面感,但无非是“炼字”能力强,一个大广告公司的高级文案当有此水准。比如《青花瓷》里面那句很多人都在说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其实源于宋徽宗的词,但方文山包装、分拆得很好。

 

方文山是在“仿古”,跟潘家园很多人正做的事一样,但许多追捧者“疯狂”认定他卖的是真货,而且推动了年轻人对古典文化的追慕向往。我承认推动了一些,但主客观因果关系都不是那么回事。打个或许牵强的比方,“周老虎事件”客观上推动了大众对华南虎这样一个群体的关注,但并不代表这只老虎就是真的。

 

作为中文系毕业生,我实话实说,脱离了音乐,方文山的歌词漂亮但不知所谓,不能真正感人。好比一些很牛逼很华美的广告词,配上画面音乐谁都能征服,单纯看,就完全莫名其妙,不知所指。我的认识里,诗的样式不管如何变,它一定是作家内心情感的表现,诗人一定在抒写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方文山式文句达不到上述标准。方文山的聪明之处在于,完全打乱了中文歌词创作的连贯性,通俗说,上下不挨,没有关联。这种“支离破碎感”,跟时下流行的文化消费趋势不谋而合。因为无关联性,留下巨大的可阐释空间,同时加强了歌词的信息含量,能指与所指由此异常丰富,惹人联想、回味。

 

从商业角度看,方文山diao diao(音近吊,三声)的歌词跟周杰伦的气质非常契合,从周不清楚的吐字里,歌迷一次次探本寻源。方文山歌词的画面感,支撑起周杰伦音乐的主方向,同时放大周气质的diao味,让听者产生幻觉。我喜欢周杰伦的歌,其实反而不是漂亮歌词,我觉得他旋律变化范围小,琅琅上口才是主因。

 

会有人因为方文山的歌词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化,爱上古诗词,一定会。但千万别说周杰伦、方文山弄这些东东是受内心关于文化的宏图大略驱使;就好象周星驰拍《功夫》一样,如果有人就此认为周星驰是在用电影推广中国功夫,那就太扯淡了,用四川话形容,简直太“扯把子”了。

 

谭飞/文

谭飞周杰伦评论:周杰伦失掉判断力了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eb1fa0100021c.html

 

娱乐奇谭-谭飞语录
飞友QQ群[1]:21335525
飞友QQ群[2]:15744043
飞友QQ群[3]:37071174满
飞友QQ群[4]:49393640满
飞友QQ群[5]:27255223
筹备群[6]中,欢迎加群后申请!
和飞哥QQ在线“弹”娱乐,赶快加入呀!
WORD文档可到群共享内下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