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分类: 影视评论 |
基督教传说里,犹大卖师求荣,两千年来青史昭昭,铁案如山;《投名状》中,庞青云设计害死赵二虎,依旧逃不过朝廷的五指山。洋枪响过之后,江苏巡抚的青云之路嘎然而止。姜午阳虽不是荆柯旁边的秦舞阳,但他匕首刺穿的仅是一张“投名状”,是“乱兄弟者,我必杀之”的理想化承诺。滂沱大雨浇灭的是面对功名利禄的兄弟情结拜义,它告诉观众,俗世浮华包裹下,人人都可能是庞青云。
在《投名状》观影过程中,我好象看到了《集结号》的影子,同时也不乏《色戒》的视角。开始时庞青云告诉赵二虎老婆,自己的兄弟几乎全军覆没,这让我想到《集结号》的谷子地,古今战争的关键词都是“残酷”。陈可辛对庞青云的塑造很人性化,他很复杂,视角跟李安在《色戒》里对易先生的刻画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投名状》通过不同战争《色戒》通过不同床戏表现。所有人都恨他,但不知恨的起点和终点。
相对于当年张彻的《刺马》,《投名状》显然更哲学,是透过特定环境,特定人物传达创作者的人性观察结论。庞青云的东方式野心伴随“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压抑过程渐次高涨。他是一个天生的“野心家”,但他并不是不讲兄弟感情的人。不过,纳过“投名状”的三兄弟终究经不住发酵的野心,畸形的感情,官场的阴谋合力使坏,最后以兄弟阋墙收束。《投名状》里的武功大概是最不起眼的包装,陈可辛更想做的是把人的复杂性、矛盾性在患难及荣耀时分别加以解剖,告诉世人:所谓历史,以及历史上的恩怨、情谊、杀戮、阴谋都是人干出来的,人创造了历史,其实也同时毁灭了尊严与理想。每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善与恶的因子,但历史却只记得住事件,并凭此定性。
我的史学偶像陈寅恪说:真正伟大的史学家须对历史抱有“理解之同情”。陈可辛的巧妙在于他刻画庞青云时亦带有“理解之同情”,独自流泪祭奠赴死的赵二虎,对行刺的姜午阳手下留情,观众能见到庞人性的虚伪,但其实也能看到他内心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陈可辛生动展现的与其说是一个有能力的武夫从“倒霉蛋”到“野心家”的折戟沉沙过程,还不如说是,他想把外人诟病的国人“擅长窝里斗”的东方式弊病来次探本溯源。《投名状》的结义故事是一个纤毫毕现的标本,它反映出,在某种延宕数千年的体制掣肘下,在人无法独自决定自身命运的“无力感”笼罩下,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关系大抵只能以悲剧收场。被欲望、权力的巨大磁力影响,东方式兄弟情、羞耻心其实单薄如纸,难挡一刺。谁都不愿“窝里斗”,但体制一步步把人逼向卑鄙的悬崖。
我欣赏《投名状》的色调,因为它真实告诉了大家战争的本来色彩。难演的庞青云也几乎被李连杰演活了,相对于刘德华、金城武饰演人物性格的单线条,李连杰此次的复杂历练将让他更杰出。目睹陈可辛用“豪赌”气概在《投名状》里铺满鲜血、泪水、馒头、俘虏、妇孺、恩怨、邂逅后,我在震撼中无法整理思绪,发现:有种感怀太纷乱,无可倾诉,难以名状。
谭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