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漏网之鱼 |
颠覆这个词就快跟审美观形成固定动宾词组了。选李宇春当冠军,超女被欢呼颠覆了审美观;吕燕成了国际名模,东方美女审美观遭到颠覆;芙蓉姐姐变为谈资,网络猛女大概也颠覆了审美观。从现在的趋势看,一种审美观不被颠覆它就有可能承担变成审丑观的风险。
因此,打开电视机看到一水的高大、白净、多才多艺小伙子集体被称为前十位“好男儿”之后,我觉得我那守旧的头脑也快“颠”了,传统认识只允许我叫他们“好男生”,加油是要的,因为他们太白,在强光映照下更白,因此皮肤上抹点橄榄油,看起来可能会自然、健康些。
好男儿比起“香港先生”大概低龄得多,因此,我居然从我高雅的朋友那里听到“象在招少男公关”等等低俗且并不有趣的说法。可以这样打个不敬的比喻,如果知道分子沈宏非出生在现在,他高中学历写作《上海,我的城市》时结尾一定会说如果有一天洪水淹没了这座城市,他会坐在最高的那个金黄色钟楼顶上,看着一船船的帅哥被转移到安全地带,水面上漂着丢弃掉的少女的鲜花。身为知道分子,他必定知道,好男儿们大概以“旱鸭子”居多。
说“脂粉英雄”又有点太尖刻了,但我确实看不到忧郁中思考的少年卡夫卡,看不到很早就帮父母忙的刘德华,看不到有了喉结就开始忧国忧民的海子,甚至看不到有着“法国贵族气质但不道歉”的郭敬明。尽管有些煽情点缀,有些催泪导索,但这些仅仅是点缀而已。
它压根就是一场年轻男人的选美,本质上跟牛郎在夜场展示外形和肌肉没多大分别。尖叫声就是投票。把这样的“好男儿”当成男人的代表加以推广,我担心今后会出现包括社会治安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对外在基因的强调也会让父母压力太大——怎样才能生出这样的儿子?他们会成为家庭的支柱还是景泰蓝花瓶?
谁都回答不出。但我知道一点:对男人外在的过分强调只会让我们这个社会更阴柔,更纤细,更难辩雌雄。当一个男人不再是“臭男人”时,女人可会有种莫名自卑?当一个女人发现她不再比配偶漂亮时,男人又怎么去编织“你最美”的求爱谎言?并非村上春树亲戚的村上龙有本叫《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的书,有句话对:对男人来说,美丑、出生、成长、命运,这些都是才能的一部分。
充斥“好男儿”们“道万福般”动作,空气都快翻版F4了,幸好这个夏天还有齐达内、黄健翔,还有《疯狂的石头》。当郭涛这种貌不惊人,扔进人群一下就寻不到的“蔫狠”男人,为着全厂员工利益守护着一块有价或无价石头的时候,这种小人物的力量,在我看来,才真正男人。为保护翡翠,他耗尽心力,为表明立场,他怒砸会场。他有前列腺炎,但他永远清楚,一个男人该在什么时候释放和发射!
平凡生活中的真实男人,大概远比选秀场上的男人更配得上“好男儿”的头衔。有正确价值观、有担当、有行动力的男人才是社会的支柱。天塌下来,顶住的绝不是普遍1米85以上的“高级消耗品”,而是貌不惊人言语不多的一群。
尽管郭涛们用年龄划分更该被称为“好男人”,但我敢肯定他们的出现一定跟这种“好男儿”遴选模式无关。对一个健康理性社会而言,“好男儿”仅仅是皮,外表或许坷碜,但充满责任感的“蔫狠”男人才该是社会的瓤。
谭飞/文(题图照片上为郭涛,下为《加油好男儿》录制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