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立志微博
安立志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24
  • 关注人气:6,2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道留发会丧命,岂知剪辫也砍头(一)

(2019-09-19 20:38:01)
标签:

清朝

剃发

剪辫

“留发泪”与“剪辫血”

 

安立志


只道留发会丧命,岂知剪辫也砍头(一)

 

清军入关,多尔衮大军横扫华夏,什么南明朝廷,大顺皇帝,大西张屠夫,如秋风落叶,许多汉族官员纷纷匍匐称臣,这与后来的日本侵入中国,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清廷下达“剃发”之后,激起汉族人民的强烈义愤似乎剃发(也称“薙发”)比投降还要屈辱由此爆发的抵制与反抗以苏沪周边地区为强烈

 只道留发会丧命,岂知剪辫也砍头(一)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攻占南京,南明覆亡,多尔衮认为天下已定,指示多:“各处文武军民尽令薙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六月丙辰(7月8日)清廷正式下达了“剃发令”:“今中外一家,……若不画一,终属二心,不几为异国之人乎?自今布告之后,……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该地方文武各官皆当严行察验,……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探微录》,中华书局,1980年,页82-83)现在有“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说法,其实,古代早就有了“不换发型就换头”的实践了。

 只道留发会丧命,岂知剪辫也砍头(一)


就文明程度而言,满族人作为通古斯人的一支,在当时仍处于渔猎阶段,之于农耕文明的汉民族,他们是野蛮族群。满族入侵者的“剃发令”,严重冲击了儒家文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圣训,不仅引发了满汉之间的民族冲突,同时引发了二者之间的文明冲突与政治冲突。服从这一命令,不仅意味着中央向边鄙的臣服,华夏向蛮夷的臣服,也意味着文明对野蛮的臣服,先进对落后的臣服。正是这种政治与文明的双重冲突,付出的代价才如此高昂,造成的后果才如此悲惨。“剃发令”实施不久,清兵在江南各地实施多轮大屠杀,仅“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江阴屠城”三大惨案,死难人数就超过百万。嘉定、江阴的屠城事件,其导火索就是清军强迫汉人剃发。汉人的口号是,“头可断,发决不可薙”,“为我保此发肤”,以对抗清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政策。清人韩的《江阴城守记》记述:“虽经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旧。岂意薙发一令,大拂人心。”江阴“乡城老幼,誓死不从,坚持不二”,全城百姓奋勇抗清81日,就有17万多人遭到屠杀,全城只剩下老小53口,10多万百姓的碧血为一条辫子染红了江水,抗清英雄阎应元绝笔曰:“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中国野史集成》第33册,巴蜀书社,1993年,页149),壮哉,悲哉!然而,在官方电视播出的《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中,满清皇帝几乎都是英主、明君。

 只道留发会丧命,岂知剪辫也砍头(一)


 全文链接:http://anlizhi.blogchina.com/85553985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