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泉:读四同兄安立志先生杂文集《薛蟠的文学观》有感
(2012-07-22 08:03:41)
标签:
岩泉红楼梦评论杂谈 |
分类: 诗词 |
读四同兄 安立志先生杂文集
《薛蟠的文学观》有感
岩泉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好了歌》有感:
口说想开心未开,出家削发绝尘埃。
怕闻花香辞春去,正是恋色不自在。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真文物》有感:
阶级烙印在,越擦越自白。
胎记伴终生,恨它也无奈。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得计选任应天府》有感:
官场系裙带,无翅升也快。
一人上九天,合家飞起来。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焦大的真话》有感:
借助红楼窥黑幕,登古望今论命缩。
人心未变事难变,换个名称又如何?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按书索药》有感:
现实之恶不便言,借得古籍谱新篇。
今事多与往事同,毕竟句句说旧年。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李贵处理群体事件》有感:
看似权衡利与弊,实乃根据贱与贵。
自古势强理亦强,人间从来无是非。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璜大奶奶变脸》有感:
欲向权势讨说法,一入豪门胆自怯。
老虎睡着威不倒,瞬间转身一百八。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风月宝鉴》有感:
看似牵强附会,其实随意道来。
正面反面之说,正是别出心裁。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弄权铁槛寺》有感:
争权从来为弄权,就像好古为把玩。
爱物握在手心里,横瞧竖看不觉厌。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天然与修饰》有感:
巧夺天工伪天工,天工岂为人虚荣。
弄巧成拙古来愚,笑看聪明做蠢虫。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贾宝玉“面试”》有感:
虽为父子志不从,生性巧拙难相容。
官场规则通家国,长幼尊卑莫混同。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薛宝钗的“主旋律”》有感:
旋律分主次,音乐必附势。
高调成狂吼!韵律何从之。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袭人的政绩观》有感:
自古上官爱浮华,迫使下人忙造假。
金钱堆砌海蜃楼,心照不宣观梦花。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贾宝玉歪“南华经”》有感:
经文非天书,皆为人所著。
本无正与歪,读者选角度。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贾政猜谜》有感:
知之装不知,藏拙大本事。
他人眼里愚,自家心中智。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贾芸三变》有感:
求人先仰求人脸,一颦一笑似上演。
戏路原本通世路,眼观耳闻出经验。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秋纹的奴性》有感:
置身奴婢群,一如空中云。
即便飘若仙,不敢出天君。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奴隶的品类》有感:
凡人生来似群羊,无绳无索自解放。
圈是囹圄亦是家,牧师为导也为王。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跟薛宝钗“学”处世》有感:
处在是非中,何如装懵懂。
逢人开口笑,遇事两眼空。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拉姆斯菲尔德防长与红玉丫环的语言能力》有感:
说话有技巧,大事可化小。
妙语如彩线,秀出花虫鸟。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薛蟠的文学观》有感:
雅俗可共赏,嗜色偏爱黄。
一部红楼梦,普天论短长。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冷美人薛宝钗》有感:
美女心冷血似冰,世间最暖是人情。
无情之物硬如铁,铸剑制刀断天性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论通灵宝玉》有感:
通灵宝玉不通灵,却使作家费精神。
一石贯穿始与终,红楼里外梦难成。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贾政的板子》有感:
从来严父出逆子,极端难于及本质。
云须飘悠水要流,遏云断水枉为之。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袭人牌摄像机》有感:
从来藤蔓爱攀枝,借助树高展风姿。
一朝站得顶梢处,沐日浴月忘身世。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薛蟠的文学观》有感:
阿谀不惧肉麻,世人皆爱鲜花。
色香力如磁山,吸住金戈铁马。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海棠诗社》有感:
成立文学社团,活动便有地盘。
请来要人兼职,赚得银钱取暖。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贾宝玉的笔名》有感:
著书不为稻粱谋,没有稻粱终日愁。
愁泪纵然写成诗,诗借钱梯才上楼。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史湘云请客》有感:
请客可是大学问,学贯中西无书本。
书上得来终觉浅,浅处行船通乾坤。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大观园的当代小品》有感:
大观园里演小品,人物素材取本真。
真诚本无雅与俗,只是地域分乡城。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大观园里“百笑图”》有感:
观园笑声乐融融,和谐才生此微风。
等级森严如死海,却有恶浪底下涌!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节哀》有感:
总是闲人主意多,增节加庆驱寂寞。
一年三百六十五,每日无事凑着乐!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文学食品》有感:
本是食客之专利,美其名曰食文化。
吃喝玩乐嘴当先,吃掉文化唯剩渣。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薛宝钗的批评艺术》有感:
良辰美景奈何天,诗出禁书犯威严。
比句唯有读者知,心有灵犀何须点。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风姐生日察人情》有感:
人情无处不有,只看如何出手?
用得恰到好处,自可广种薄收。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水仙庵里“混供神”》有感:
中国虽无真教,随处却见寺庙。
求者本不虔诚,跪下暗自发笑!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棋道与牌规》有感:
行贿索贿借助牌,牌局时局紧相挨。
一通百通条条通,棋道牌规亦无奈。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林黛玉的创新意识》有感:
填词作诗应循规,中规中矩如烧泥。
诗词并非堆积木,有形无神字枯萎。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石呆子也是“钉子户”》有感:
贱民存奇货,不是福是祸。
轻者被没收,重则买牢坐。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怀古诗”的争论》有感:
正史不如野史真,不容野史存正身。
成王败寇编年史,修残补缺丧原形。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平姑娘和谐观》有感:
树欲静而风不止,筑起高墙防风至。
无奈狂风性难驯,自由来去不定时。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史太君的创作观》有感:
借古讽今笔法旧,牵强附会凑原由。
欲骂后人引前言,能掩耳目难掩手。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时宝钗》有感:
一部红楼梦,厚幕千万重。
欲观梦中景,须有贼眼功。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探春的改革》有感:
大厦将顷顶梁朽,几根横条难支就。
皆因平时无视漏,滴水穿石赖时久。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秦显家的上任记》有感:
未雨绸缪制蓝图,拿走纸墨万事无。
黑云透出一线亮,犹如激光剑如屠。
读《薛蟠的文学观》之《警惕李十儿之类》有感:
大脑干净双手脏,一身名节岂无恙。
主子清廉下人贪,徒有戒律亦难防。
注一:岩泉,江西抚州人也,兼擅杂文、诗词、小说。其讽刺诗别树健帜,有人以其有杜子美、白乐天之遗风。其世情小说也极见功底,虽无狐鬼,尽见狐鬼,犹见蒲松龄之再世。
注二:岩泉先生题目中之“四同”,盖敝人与岩泉先生同龄、同军(同年入伍)、同党(同年入党)、同好(爱好相同)也。
注三:《薛蟠的文学观》,是商务印书馆今年四月出版的本人拙著。全书均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事件与由头,贯穿其中的思想却是对当代社会的看法。
注四:拙著出版后,余已无书相赠,岩泉兄辗转淘换,拿到书后居然逐篇诗注。拜读已毕,余以为其中岩泉诗作,非为画龙点睛,实乃点铁成金。短诗数行,足见其深厚的文史及诗词功底,更见其对于世事的看法与见解。岩泉诗注,不敢说篇篇珠玑,但的确佳句迭出。我尤其喜欢的是《按书索药》有感:“现实之恶不便言,借得古籍谱新篇。今事多与往事同,毕竟句句说旧年。”《贾芸三变》有感:“求人先仰求人脸,一颦一笑似上演。戏路原本通世路,眼观耳闻出经验。”《奴隶的品类》有感:“凡人生来似群羊,无绳无索自解放。圈是囹圄亦是家,牧师为导也为王。”《袭人牌摄像机》有感:“从来藤蔓爱攀枝,借助树高展风姿。一朝站得顶梢处,沐日浴月忘身世。”《“怀古诗”的争论》有感:“正史不如野史真,不容野史存正身。成王败寇编年史,修残补缺丧原形”诸篇。一本小书,能使岩泉先生如此厚爱,通读之际,又作诗注,内心感动,难为言表。谨在此向岩泉兄表示真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