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变应万变——老荣处世秘笈(2)变与不变
(2010-12-13 13:16:36)
标签:
老荣处世生活道德感悟杂谈 |
分类: 想说就说 |
以不变应万变——老荣处世秘笈(2)
变与不变
我这里说的“变”与“不变”,不是指物质存在形式,而是指人文领域的两种现象,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变”与“不变”。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互相猜忌、提防甚至中伤随时会发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或者还想生活得更好一点,完全不变是不现实的。所以,这里的“不变”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完全不变,不是偏执和顽固不化,不是教你“一根筋”,而是希望做人要有一定之规,有自己的主见。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谁都想讨得别人欢心,让别人看自己比较顺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日子稍稍好过。可是,一个技艺再精的厨子,也做不出能让全桌人一齐叫好的饭菜,这就是所谓“众口难调”。如果厨师只迎合部分人的口味,必定有另外一部分人不肯买他的帐。如果厨师想要所有人都满意,那结果会更糟,恐怕没有一位食客会继续捧场。契科夫在小说《变色龙》中描绘的巡官奥楚蔑洛夫,为了一条咬人的小狗究竟是将军家的宠物,还是普通人家的“野畜生”,态度变来变去,在众人面前出尽丑态,尴尬得把大衣一会儿脱下一会儿穿上,表现出他对统治者惟恐巴结不迭,对被统治者则恨不得骑在头上拉屎的奴才立场。现实中比这更尴尬的事情多着呢!你想巴结上司,却不知他此时心情如何,爱听什么话,闹不巧就会拍马屁拍到马后蹄上。我就有过这样的同事,整天跟着领导察颜观色,谄媚奉迎,却一直不受领导待见,在同事中间也非常孤立,连下属和资历浅的人都瞧不起他。记得插队时常听老乡说一句话:“改常必死。”一个人如果经常改变自己,或突然改变自己一贯的做人风格,除非你能成功地调整自己与环境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否则下场多半是可悲的。
与其为了讨别人欢心而迷失自我,还不如坚持真我而让别人逐渐了解和适应自己。这样至少不会活得那么累,不会为了消除误会而引起更多误会产生,不会为避免得罪人而得罪更多的人。我说“以不变应万变”,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要太计较别人一时的看法。听哈喇胡子叫,还耽误种豆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