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月
前有周洋先感谢父母,现有周洋帮父母要工作。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引发的对待,真是有云泥之差。这实际上是第一个问题:作为为吉林和长春赢得了荣誉的奥运冠军,周洋已经获得了数百万元和一套住房的奖励,现在还提出这样的困难,是不是有点得寸进尺?
前有世界冠军去当搓脚工,现有政府要为奥运冠军父母解决工作。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待遇,真是有天壤之别。这实际上是第二个问题:奥运冠军的父母就能得到领导和组织上的照顾,是不是有点特殊化了?
周洋没有做错任何事。首先,从报道的字面上看,周洋并不是主动要帮父母找工作。她只是在如实的回答
“家里还有什么困难”的问题。而父母没有工作,的确是周洋家里的困难,放到谁家这个都是困难。其次,即使周洋的言语中含有为父母找工作的意思,那也是很正常的。从感谢父母到为两位老人考虑,周洋的言和行都是一致的。
得寸进尺?放到我头上我也会这样,尤其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能挣大钱那就得趁这几年,何况周洋的家境的确不富裕。
320万和一套房子的奖励,现在看的确不算少,但是用来度过一生,从趋势看还是不够的。现在不提条件,说不定哪天就只能去做洗脚工。在大多数运动员缺乏其他谋生手段,同时又缺乏退役后生活保障的现实国情下,周洋提出条件是实事求是的。如果周洋拒绝好的条件,道德上也不会被人认为就有多高尚,说她傻的人也不会少,而且多少会有些“装”。
我觉得领导也没有错。“家里还有什么困难?
”这个问题,真关怀也好,假客气也罢,在当时的情形下,属于台面上领导题中应有之意。如果为此不忿,主要是因为心理不平衡,无论如何,这都有点不公平。为什么奥运冠军父母的工作问题,领导就能关心和解决了呢?那我就要告诉你,心里不平衡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解放思想。某种程度上,奥运冠军就是被特殊化了,你就得适应奥运冠军被当成宝贝宠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事情本属于社会上的正常现象,你看不惯,但你无力改变。一种就是你也干点出类拔萃的事情出来,让自己变成特殊人群。你以为坐在这里打打字批评周洋,组织和领导就会关心你吗?
别再争论该不该感谢国家了。因为,至少现在看周洋真的该感谢国家。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感谢国家的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