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月
阿隆索气缸爆了,我气炸了。让我气的不是阿隆索不理智,而是一种皮球瞬间瘪掉的挫败感。就等于你刚刚亢奋地喊出“啊!”,却马上只能闷闷地吐出“哦……”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虽然失去了两个积分,但阿隆索争的就是一口气。不是我有多喜欢阿隆索,而是阿隆索今天面临的遭遇有一种让人感同身受的认同感。就好比你在高架上明明可以开出80迈,前面却总有一个只开50迈的草脚一边在发短消息,一边在不紧不慢地挡着你。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你能不火?如果你火了,那么你就能理解阿隆索当时被巴顿挡着的感觉。
用这个并不恰当的例子不是对巴顿不满意,相反,巴顿开得很出色。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帮阿隆索说句话。因为,很多人认为阿隆索在还剩一圈的时候冒险超车是不理智的行为,而我认为,超车是阿隆索当时唯一的选择和最想做到的事情,而他也几乎做到了。
也许只有在整个赛季都结束的时候,我们才能正确评价阿隆索这失去的两分会有怎样的价值。但在比赛才进行到第三站的时候,这2分并不是正在赛场上紧紧咬住巴顿的阿隆索会去计算的东西。阿隆索当时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事实:有机会超车,而且是很大的机会。当你有超车机会的时候,你不去超?那才叫不理智。超车,是阿隆索当时唯一的选择。
当时另一个实际情况是,之前马萨已经成功地超越了巴顿。而阿隆索和马萨虽然是队友,但又是非常微妙的车队内部的竞争关系。贵为两届世界冠军,阿隆索显然希望自己是法拉利的第一车手。那么,队友能够做到的事情,阿隆索当然也想做到。超越巴顿,不仅是为了和巴顿、迈凯轮争一口气,也是为了给自己在车队中争一口气。超车,是阿隆索当时最想做到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说,两分毕竟是小分数,所以阿隆索超车所冒的风险和所付出的代价并不大。如果当时是阿隆索处于第二而巴顿处于第一位,那么阿隆索的冒险就值得商榷。阿隆索虽然失去了两分,但是表明了一种态度。没有风险,还是F1吗?阿隆索选择超车,不仅是体现F1这项运动的魅力,也是阿隆索在体现自身的个性和魅力。虽然结局有点“杯具”,但是我觉得阿隆索在选择超车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赢了。他失去的只是两分,但却赢得了尊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