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晖本该多情一些
(2009-04-01 20:28:56)
标签:
丁俊晖体育 |
丁俊晖又输了,这不奇怪。输给了一个国内“超新星”,也不奇怪。丁俊晖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脾气了,这才有点让我大惊小怪。我绝不是怪丁俊晖发脾气,相反,我为丁俊晖发脾气而感到高兴。“保住前16?你看我这球能保住前16吗?”反问句式,这不像是那个面对镜头一向惜字如金的丁俊晖,而是颇有点姚明的味道。在这一刻,丁俊晖从中国斯诺克的神坛上走了下来,他成为了一个能发脾气的普通人。
丁俊晖能打出两次147分却一直不能突破世界前16,说明他的技术绝对没有问题,而是心理出了问题,而对世界级的斯诺克高手来说,最终在场上比拼的就是心理而非技术。在重大的压力下,面对那么大的门框世界巨星都能把点球踢飞,心理更加脆弱的丁俊晖面对那么小的球洞打雌了一个蓝球就完全可以理解了。问题在于,丁俊晖的心理问题由来已久,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自从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上夺冠,真正的一战成名之后,他就像姚明、刘翔一样背负上了全中国的期待和压力。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成名的代价。我们不能去责怪媒体和公众给丁俊晖压力,丁俊晖在收获名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这一切,这是公平的,无法回避的。
问题在于如何调整,从这几天来看,丁俊晖的调整是失败的。面对名利,丁俊晖没有骄横跋扈得意忘形,这很好,但是他却走向了另一面——封闭自己,这就有点矫枉过正。记得2004年底丁俊晖还未成名,我在南京采访他的时候,虽然腼腆,但17岁他还是面露笑容接受了采访。而到了2006年丁俊晖大红大紫之后,他再面对记者时,却已经是面无表情惜字如金酷到不行,这点曾为国内很多媒体所诟病。但我相信这不是丁俊晖在装大腕,而是他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只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方式也许并不对。
心理调整绝不是压抑情绪和扼杀个性,丁俊晖是个有着强烈个性的人,在他现在这样的年纪,也应该是爱玩爱闹爱开玩笑,但是他把自己保护的太深了,陷入了自己编织的网中。冷静当然是斯诺克必须的,但冷静的不该是外表而是内心。把情绪和压力都压在内心,心理怎么调整?所以我说,丁俊晖这次发脾气发的很好,比起上次他在观众面前流泪要好的多。
多情剑客无情剑,多情的人和无情的剑,并非是不可调和的水火,看看奥沙利文、亨德利这些大师,丁俊晖无需压抑自己,多情一些。(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