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龙就是猪杂碎面里的那坨屎
(2008-11-21 19:33:19)
标签:
谢亚龙中国足球杂谈 |
当中网赛场(没错,就是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响起谢亚龙下课的声音的时候,我一边笑着,一边挺担心的。有朝一日谢亚龙真的下课了,中国足球还能用什么娱乐我们?
真的,就算以后有了谢亚猫,谢亚虫,但都没有喊着“谢亚龙下课”那么爽快。因此,虽然中国球迷有着无限的幽默感,但如果有一天谢亚龙真的下课了,就再也看不到几万人同喊“谢亚龙下课”的那种气势,想到这里,内心怅然若失。
这是一种矛盾,又想让他下课,又不想失去了娱乐性。这种矛盾,直接体现在,当谢亚龙不下课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竟然为之语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是杞人忧天,中国足球比中国球迷更具有幽默感。
对于球迷来说,几乎把中国足球家底搞光,同时奥运会上也没有出任何成绩的谢亚龙,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还留在这个岗位上。他必须要为中国足球的倒退和崩溃承担责任,而下课,说实话,只是最轻的一种惩罚。但对于重新想用举国体制搞行政足球,把朝鲜足球当偶像的体育总局来说,绝对听话,全心全意为奥运战略服务的谢亚龙,的确是搞行政足球的一把好手。因此,谢亚龙没有下课的背后,并不是考核制度的一纸空文,也不是没有人愿意接中国足球这只烫手山芋,而是在于,体育总局要重新用举国体制搞足球了。
其实体育总局的思路也是能够理解的。球迷要成绩,领导要政绩,举国体制搞足球,说不定比赛成绩就是比市场化的职业足球要好,青少年足球、业余足球至少也有人来管理管理发展发展,皆大欢喜,大家满意。就现在中国足球的水平,朝鲜足球做自己的偶像也不丢人,至少说明足协领导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但实际上,朝鲜足球之所以比中国足球的成绩要好,并不是因为他们实行的是举国体制而我们实行的是职业足球改革,而是因为我们的职业足球改革根本就是一头四不像,既没有从职业足球中受益,又丢掉了举国体制的优势。
这就好比周星驰《食神》里的那道鱼丸。鱼丸没有鱼味,但是你为了掩饰,特意加上咖喱汁,想把它做成咖喱鱼丸,但这么做太天真了!你明明煮得时间不够,咖喱的味道全在表面上,完全没有浸到里面去,放在汤里面又完全被冲淡了,好好的一颗咖喱鱼丸,让你做得是既没有鱼味又没有咖喱味,失败!
且不管咖喱鱼丸,就算我们痛定思痛,选择倒退十几年重祭举国体制的法宝。那么在举国体制带来51块奥运金牌这样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哪里?其实这就是一个目标的问题——用举国体制搞足球,是为了什么呢?毫不矫情的说,就是为了出成绩。那么,是为了出什么样的成绩?是下一届世界杯还是下一届奥运会?是急功近利的搞一个成绩,还是稳步提高水平为了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有稳定的成绩?这才是真正值得担心的问题。
我担心,谢亚龙不下课的状况下,我们追求的还是奥运会的成绩。举国体制下的目标就是奥运会而非世锦赛。但足球和其他项目的不同点就在于,足球的世界杯是唯一能和奥运会相抗衡、相并列的比赛,足球的奥运会冠军和世界杯冠军的含金量相比实在是相去太远。但相比于最高水平的世界杯,以中国足球目前的水平和一贯的发展曲线,还是在其他足球强国都不重视的世青赛、奥运会上更容易出成绩。因此,以行政足球为己任、成绩和政绩息息相关的谢亚龙们,当然会更盯着更容易一点的奥运会和世青赛。
我担心,谢亚龙不下课的状况下,中国足球还是追求急功近利的成绩。尽管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他们不会长记性,毕竟,对于谢亚龙来说,足球也许只是一块垫脚石,一块跳板,而不是他一辈子的事业。而以中国足球的现状来看,制定长远目标,也许自己到死也看不到它的实现了,在身后留名和眼前利益之间,后者显然来得比较实惠。因此,就算要冲击世界杯,那也和2002年的那次没有不同,中国足球的水平并没有因为进过一次世界杯而提高了,因为提高,是后任的事情。下一届还能不能进世界杯,与我无关。
还是回到《食神》吧。
——“最惨的就是大肠啦,里面根本没洗干净,还有坨屎,你有没有搞错哎,有坨屎,有坨屎你看见了没有?哎,有坨屎?”
——“拿纸去擦一擦吧”
——“还真幽默,我还没到处宣传你面里面有屎呢?”
——“那又怎么样啊,即然是杂碎面,有几块屎算得了什么?”